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高性价比,会成为新品牌的噩梦?

大多数新品牌会在高性价比的梦想中死去。

2019年新消费巨浪一度刷屏,高性价比成了新消费行业的“王道”。很多新品牌激动不已。

但是,今年双11电商数据显示,各品类的销量Top10几乎还是传统大品牌。(个别突围的新品牌尚待观测)

所谓的高性价比、去品牌化,看似美好,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普遍地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

性价比是不是新品牌的“王道”,仍然有待商榷。但可以断定的是,大多数新品牌会在高性价比的梦想中死去。

一、“低价-优质”还是“优质-低价”

信奉高性价比品牌通常基于一个前提假设,消费者愿意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产品。

但这个假设仅能代表消费者期望的结果,却不能体现消费者决策的过程。

性价比的决策过程分为两种情况:在低价中选优质(低价-优质),在优质中选低价(优质-低价)。

回想使用淘宝、京东等购物APP的经历,有时你会先按低价排序再选择商品,这就是在低价中选优质;有时你会先设定品质标准再比较价格,这就是在优质中选低价。

在这两种不同逻辑的决策中,你都能选到“高性价比”商品,但两者的价位和品质通常不在一个档次。

换句话说,“低价-优质”和“优质-低价”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需求,甚至是两类不同的消费群体。

拼多多和Costco就是鲜明的案例。

拼多多初期有大量商家销售尾货,清理库存。在低价中“捡漏”(花小钱买好货)成了用户对拼多多的第一印象。

后来社交裂变成了拼多多新的增长引擎,拼团、量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品牌联想。

企鹅智酷《拼多多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用户有58.8%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在低价中选优质是拼多多用户主要的消费诉求。

不同于拼多多,以“会员制仓储量贩”著称的Costco,依靠的是少量精选SKU,通过收取会员费用,弥补商品利润率过低的缺陷。

Costco用户大多为中产阶级家庭,选择低价的前提是保障品质,节省挑选精力。所以在优质中选低价才是Costco用户的决策逻辑。

性价比背后隐藏的消费逻辑完全不同,所以用户的购买力、消费偏好,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传播着力点就会千差万别。

二、高性价比和“贱货”只有一墙之隔

消费者偏好高性价比产品,不是因为产品便宜,而是喜欢“占便宜”。

消费者感觉花4000 元买到iPhone 11就赚了,而买一部高性价比的山寨千元机就亏了。

消费者之所以喜欢“占便宜”,是因为高性价比足够稀缺。

如果到处都是高性价比产品,那么消费者将失去其他品牌作对比,自然享受不到“占便宜”的快感。

这时,你的品牌的高性价比将失去立足之地,沦为纯粹的“贱货”。要想让高性价比品牌成立,你必须建立足以支持高性价比的竞争壁垒。

通常,高性价比可以由三种方式实现:

严控经营成本,压低原材料价格,削减管理支出;

利用规模效应,大规模生产,摊低边际成本;

掌握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把每日产量从1万提到2万。

三者的竞争壁垒逐次提高,实施难度也依次递增。

但是,即便你建立起竞争壁垒,高性价比仍然存在固有劣势。

1. 难以通过涨价应对成本上升

性价比依赖成本控制。一旦上游供应链成本上升,原有的相对低价就会受到挑战,直到成本突破利润边界,转盈为亏。

如果品牌想要涨价续命,就会打破消费者对品牌的预期,损耗品牌信用。

相反,那些利润空间更充足的品牌,则不会受此影响。

《2019中国快消品产业年度报告》指出,由于包装材料、物流成本、环保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快消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2019年1月,茅台、五粮液、恒顺等传统大品牌相继涨价,那些缺乏溢价的绝大多数新品牌该如何渡过难关?

2. 利润空间有限导致促销缺乏灵活性

折价促销作为一种传播信号,除了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销量,清理库存,快速抢占市场,还可以为营销活动造势引流。

但是,高性价比品牌的低利润率会导致折价空间有限,进而影响促销活动的吸引力。

天猫、京东一度传出强制商家“击穿底价”的折扣要求。

李佳琦直播中因为服务同一品牌,但却比薇娅少了一张5元优惠券,号召粉丝全部退货差评。

无论618、双11购物节,还是直播带货,折价都成了流血换销量的“必修课”。

如果你的品牌没有足够的溢价支持折价促销,很容易在杀价大战中喋血牺牲。

3. 性价比弱化品牌效应

性价比会引导用户决策聚焦在基础的价格和功能效用上,从而忽视其他品牌价值。

消费者只想“占便宜”,一旦竞争品牌提供更低价的产品,这些用户就会转移流失。而品牌自身难以驱动消费者购买。

性价比作为一种功能价值的考量,相比于情感和精神价值,更容易成为竞争品牌的直接攻击目标。

一旦高性价比品牌信用破产,品牌效应就会土崩瓦解。

小米手机以超高性价比著称。但在近两年,随着坚果、360、魅族,甚至是华为、荣耀和OV,不断在性价比上深耕,小米手机的性价比优势越来越薄弱。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手机销量季度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国内出货量同比降低30.5%。这一下降趋势,其实很早就出现了。

况且,高性价比在一些用户眼中是良心制作,而在另一些用户眼中就是low的代名词。

所以华为做手机会直接切入高端市场,对抗小米高性价比优势中的固有劣势——感觉low。

因此,小米的四大品牌实施战略重组,试图改变这种品牌形象和竞争格局,小米主推中高端,红米主推低端,黑鲨主推游戏,美图主推女性。

彼得·蒂尔的《从0到1》提到企业竞争就要追求垄断,避开竞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做更大的创新。

一个品牌如果只能在低价徘徊,缺乏更高维的品牌价值,就会失去定价权,陷入价格战这种低层次的竞争。

追求高性价比的另一面可能就是缺乏创新。

三、高性价比驱动的四类业务

一般来说,高性价比更适合这四类业务:零售商、渠道优势品牌、边缘业务、引流业务。

1. 零售商

性价比是零售行业非常重要的竞争标准,这和消费品行业非常不同。

品牌之所以能产生溢价,其中一个原因是成熟的品牌提供了一种工具价值——能够被消费者快速识别,并在消费者心智中积累信用,节省挑选商品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你去超市买化妆品,可能直接拿起欧莱雅付费,但是如果遇到不熟悉的、缺乏认同的品牌,你会拿着包装抠字眼,沿着货架比竞品,生怕被坑。

而零售商通常没有自产商品,只负责挑选品牌商品。

原本由品牌承担的便于挑选、积累信用的工具价值,一定程度上被零售商取而代之。品牌相应部分的溢价就这样让渡给零售商。

同样的品质,更低的价格,渐渐成了零售商的存在价值和竞争优势的体现。

李佳琦能够把品牌商品卖到低得夸张的价格,也是因为李佳琦通过主动筛选,甚至个人信用背书的方式,把品牌的这部分价值给取代了。

2. 渠道优势品牌

消费品牌采用高性价比策略,通常出于薄利多销的考虑。拥有完善的分销渠道就是支持这一策略的竞争壁垒。

渠道优势体现在渠道网络广布和产品周转高效上。这符合复利效应:

娃哈哈利用联销体打造了庞大而稳定的渠道网络,可以大规模密集铺货,提高铺货反应速度,再以高性价比为促销支点,撬动“薄利多销”的杠杆,在短期内消化这些产品。

3. 边缘业务

品牌核心业务建立起品牌效应后,可以通过品牌延伸来收获周边产品的利润。

这些边缘业务通常缺乏差异化,但可以通过高性价比的模式,充分利用品牌价值和流量。

最典型的,小米以自有用户和品牌流量为基础,推出了周边电子产品以及袜子、毛巾、牙刷等生活耗材。

4. 引流业务

电商行业流行爆款、引流款和利润款的产品组合。其中,引流款就是高性价比的典范,有时略有亏损,但能为其他产品引流促销。

本期总结

当你想要建立一个高性价比品牌时,需要明确你的目标消费者,是在低价中选优质,还是在优质中选低价。

然后通过这三种方式实现高性价比

严控经营成本,压低原材料价格,削减管理支出;

利用规模效应,大规模生产,摊低边际成本;

掌握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把每日产量从1万提到2万。

当然,如果你是零售商或渠道优势品牌,高性价比品牌营销设计和产业链整合的关键。

但如果你不是,不妨回归价值营销,从品牌资产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潜力。

性价比梦想虽好,但“一分钱一分货”才是商品市场的常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噩梦  噩梦词条  性价比  性价比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品牌  品牌词条  
运营

 豆瓣,被低估的社区

错过了风口的豆瓣,还有高黏性的用户在这里。对豆瓣上的一些友邻是什么感情呢,可能没见过,也算不上是朋友,可是一想到他们的存在,就觉得世界还是好的。——豆瓣用户海伯...(展开)

运营

 给朋友圈做微商的人,泼泼冷水

根据网友投票选出的在朋友圈令人反感的四大神兽分别有,晒娃的,煮鸡汤的,求赞党,还有那卖面膜的微商。如果说去年大伙还在朋友圈看到各种求赞跟鸡汤,那么今年看得较多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