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会让两个陌生人产生关联,但在成功支付“嘀”的一声后,你们都会离开…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日常而短暂,平常又朴实。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完全独立,他们因为支付碰撞出火花,却又能立即回到各自独立的生活中,互相不被打扰。以至于让你很难感知到“移动支付”正在潜移默化改善我们的生活。
于是,最近微信支付针对“8.8智慧生活日”推出了两支片子,却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支付之外的故事——每个人都是智慧生活的共创人。
这不只是一次移动支付的消费者教育,应该也是微信支付第一次如此郑重的向大家介绍自己。
人类用智慧制造出剪刀、火柴、笔等工具,但它们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用工具共创出灿烂的文化,过上自己的生活。
微信支付在2019年推出了很多智慧科技,它们是怎么来的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可以用微信支付共创出智慧生活的无限可能。
刷脸支付、无感支付、智慧商圈等等智慧科技,你不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而它却像土地提供营养,让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尝试不可思议的事情、把一切变得简单、感受不打扰的温暖、去链接去懂得……
从这支TVC中,微信支付传递出来的情感温情而克制,展示的生活细腻却不沉闷。这让我意识到,与此前微信支付的广告完全不同。
这支广告是微信支付的一次内心独白,它传递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是智慧生活的共创人”,其实,智慧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微信支付始终克制、没有超越工具本身的权力范畴,它懂得任何智慧科技都只是人们生活的配角,并悄然赋能让每个人都能借此共创自己的智慧生活。
作为第一支视频的补充,第二支视频的情感更丰富细腻,也在8+1(微信支付功能+小程序)的场景中具体解释了智慧生活的细节。
相当巧妙的是,微信支付没有直接去讲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智慧改变,而是将自己放在“不重要”的位置去展示普通人的生活智慧。
从微信红包,到扫码点餐,再到不断普及的刷脸支付和无感支付……今天,微信支付的智慧科技几乎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10岁到80岁,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找到让生活更加智慧的功能,并幸福其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公式,用来解救大大小小的生活问题,这是他们在点点滴滴日常中积累的生活哲学。
在成功支付,“滴”的一声响起时,说不定你刚好见证了一场与陌生人、亲人或者爱人具有仪式感的生活智慧交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分数”是万万不能的。
成功没有捷径,但生活有。
发票可以报销,时间可没人给报销。
挣钱不能影响花钱,花钱也不能耽误挣钱。
真正的贴心,是用我喜欢的方式关心。
生命在于运动,但有时也“不必动”。
颜“值”与岁月无关。
你不能预测未来,但要能“码”上做好准备。
智慧生活和普通生活的区别是:它有烟火气息却不会消耗你对生活的热情。
从10岁到80岁,片子用普通人的8个生活片段+1个小程序的使用场景,讲述各个人生阶段不同的生活智慧,每一个阶段的生活都很有乐趣、充实。
“智慧源于生活”无疑是这部片子的创意核心,背后透露着腾讯“科技向善”的智慧理念。但微信支付在片子中强调的不是微信支付的智慧科技如何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
反而有意弱化了自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强调的是微信支付和人们一起用生活智慧共创出属于每个人的“智慧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微信支付的沟通是纯粹简单的、不打扰的,用最懂消费者方式让自己成为土地,为每个人凝练自己的生活智慧提供营养。
这是一种更高深的广告智慧经验,低调却令人印象深刻的价值定位。
微信支付的slogan是“微信支付,不止支付”,对于支付之外的属性挖掘,微信支付一直很上心。
无论是从此前的“8.8无现金日”,还是如今的“8.8智慧生活日”,微信支付给我的感觉是:他在生活领域的扩张上,并没有让广告沾染太多的烟火气。
相较于传播中的扩张诉求和高调野心,都浓缩在“每个人都是智慧生活的共创人”的社会理想之中。
除了发布共创概念TVC,用户共创视频。微信支付还在微博Social端发起了话题#够用一辈子的生活智慧# ,分别邀请雷佳音代表“智慧生活实力派”、欧阳娜娜代表“智慧生活新生代”分享自己的生活智慧。
同时,邀请众多“智慧品牌”组建[生活“智”囊团],在微博端邀约成团,在居家、美食、出行等领域为消费者分享智慧经验。从明星到品牌,呼应每个人、每个品牌都是智慧生活的共创者的主题。
就像烟火气才是生活本身,而人们总结生活智慧目的是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品牌的目的也不只有商业诉求,科技向善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于是,微信支付这一系列动作始终透露着浪漫的、充满理想主义的调性。与其说是微信支付对智慧功能的宣传,倒不如说是微信支付的人格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