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做好产品的关键,就是坚持好你的产品调性,成功的产品一定是有自己的调性的,虽然调性通常只是给核心用户体验的。
每一个产品都会有自己的调性,这种调性在你乍一看一款产品的时候并不能明确的体会到,但当你开始深入接触并且使用产品的时候,这种调性将会把产品带向完全不同的体验方向,也会让你对产品产生出不同的反馈。产品的调性,是因为设计者的理念而存在,因为执行者的理解而体现,因为开发者的坚持而活着的。豆瓣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体现了创始人阿北文艺青年的个人特质;知乎上讨论和分享的氛围取决与它对精英群体的深度运营;微信的广泛应用取决与它的开放和无所不包。构建自己的产品调性,才能从抄袭成风的互联网保持一股清流,才能在极其挑剔的用户中形成自己忠实的粉丝。
每个产品刚开始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和细分人群,往往这个独特的定位,特别是刚开始的这部分目标人群更甚至与是种子用户对产品调性的构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罗兰贝格建立了一个19个价值元素的通用品牌定位工具,对于分析目标人群的调性很有帮助。
罗兰贝格建立了一个19个价值元素的通用品牌定位工具
举例说明,Paul是如下调性的人,如果您的产品走自然简约路线,那么Paul是否是你的目标用户呢?
举例个人的价值元素档案
显然不是!
产品初创期,从用户的价值取向出发,最好围绕三个以内的价值取向去构建,如果价值取向太多,说明我们的目标人群还需要再往下细分。当我们的产品调性和目标群体的价值取向非常吻合时,就会让用户产生极大共鸣,很容易抓住用户的心。
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产品的调性和种子用户的传播吸引了更多符合该调性的用户加入,从而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用户社群。这时候我们需要专注的服务好这部分群体,通过聚焦的传播和专注的运营来维护产品的调性。
豆瓣创立已有11年,它是中国最特立独行的互联网公司。它未随波逐流参与到各种互联网热潮之中,它对于同行们的巨头入股快速扩张亦无兴趣,它对广告保持着谨慎并始终坚持广告与内容分离,它坚持地守望着中国用户的精神家园,尽管做了许多子产品,却一直只做一件事。豆瓣的坚守在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在狂飙的经济大跃进时代,都显得难能可贵,正是因为这份坚守,豆瓣今日才可是『我们的精神角落』,虽然豆瓣的这种慢文化、不争不抢的作风让它错过了很多的机会,但豆瓣一直维护的这种文艺范,这种高逼格的调性,让豆瓣的这些死忠不离不弃。我以前一直讲一句话:产品经理,不忘初心。虽然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一定要坚持曾建立起来的调性,和用户在一起。
约炮神器陌陌极力洗白“约炮”标签,支付宝通过情色内容向社交靠拢,还有笔者负责的掌上医讯从新媒体平台向医学工具的转型,任何一个产品当定位发生变化,用户群不断扩大,或者商业化的需要,如果产品调性一成不变,可能就会阻碍产品的发展。但产品调性的调整一定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可能就迷失了方向,也失去了曾经的味道。人人网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10年前,当Facebook在美国走红的时候,国内也迅速出现了其模仿者,彼时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率先在清华传播引燃校园市场,并迅速占领全国的高校市场,那个时候至少在大学生群体中校内网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它的调性就是青春有活力,纯真也多彩,它是我们大学生活的见证,多少失联的同学因为它而再次重逢,多少青年男女因为它而终成眷属。但是当校内网转型到人人网,将用户群从校园延伸到毕业后人群时,人人网开始衰落了。从它散落的产品的布局,乱七八糟的内容可以看出人人网迷失了自己,我们永远都找不到曾经的味道,那个叱咤大学校园的王者永远都不能归来了。
我们现在每个人几乎都同时使用QQ和微信,当微信兴起时,我们还特担心是微信颠覆掉了大哥QQ呢,还是QQ携海量用户将微信干死在襁褓之中,但最后事实证明,他们不仅没有干掉谁,还手牵着手活的更好。QQ 最大的优势在于她的「臃肿」,而微信的克制让她十分的「高效」,QQ维护了它流行好玩的价值观,微信恪守它高效链接的价值观,所以他们虽然不断的扩充服务,延伸人群,产品调性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模糊,但依然有忠实的用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