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好的照片
一些大师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很多可以借鉴的技巧,平时多看多分析这些大师的作品,尤其是他们的成名作,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照片的用光、构图、用色到表达的思想,慢慢琢磨、品味,在拍摄时尽量回想这些比较经典的因素,并运用到作品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拍到不错的照片了。
跟着感觉走
拍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无论拍摄什么题材的摄影作品,都需要有思想、有主题,最忌讳的就是漫无目的地盲目拍摄。当然也不是说定好一个主题就一直拍摄,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很可能会有不错的灵感,新的创意或许会改变你所拍主题的初衷,但跟着感觉走往往会拍到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寻找具有吸引力的主体
通常一幅好照片都会用一个主体对象来表现主题。无论整幅画面有多少复杂的元素,它的中心只有一个。这个中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组事物。一幅好照片总能将观者的视线吸引到这个表现主题的事物上来。
一些初学者往往在拍到一幅背景虚化的人物照片后会感觉非常好,这正是因为大光圈虚化了画面中无用的部分,突出了主体。
注重细节
大江大河的画面总是给观者以壮丽、大气的视党感受,这是一种美。还有一种美,是关注被摄对象的细节。
细节是对拍摄者照片叙述能力的检验,没有细节的照片是空洞的。当下,很多拍摄者一味追求画面的影像效果,追求瞬间某种趣味性的动态,或是使用广角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样的照片中,基本看不到对内容的具体描述,也看不到鲜活的人物状态,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恰恰是那些细节。面对这样的细节,拍摄者需要做的就是去敏锐地捕捉。
传递自己的主张和兴趣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拍摄者的性格。即使面对同样的被摄对象,由于拍摄者的不同,照片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来。这种差别反映出拍摄者的心智和艺术素养。通过照片,拍摄者可以将自己的主张和体会告诉观者。在这一点上,摄影和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都是相通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拍摄前,很多拍摄者都会在头脑中将照片打好底稿。这个底稿就是照片的规划蓝图,拍摄者需要借助于此来指导整个拍摄流程。虽然拍摄到与自己的腹稿完全相同的照片的概率不是很高,但这个底稿却是不可或缺的。
用心按快门
在数码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只需要轻按单反相机的快门就可获得影像,因此很多人在拍摄时不管光线、构图、主体等因素就按下快门,心想反正拍得不好还可以再拍,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相机快门也是有寿命的,不仅如此,摄影者本身对拍摄照片的态度也值得商榷。因为这更像在猜随机数,即使猜中了,也只是运气好而已。长期这样拍摄也很难有进步。
每一次在按下快门时,都应该要确定取景器中的景物是经过精心构图、细心选择光线的,确保主体、陪体、背景等都安排妥当。
照片的好坏没有绝对标准
摄影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同时也就具有了艺术的特征。任何艺术都是不可以被量化的。不同的拍摄题材,不同的拍摄目的,对于照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工程摄影和艺术摄影的评判标准就不同,纪实摄影和抽象摄影也各具特色。
对于同一幅照片,在不同的年代也会出现不同的评价。因此,在鉴赏一幅照片的好坏时,无须过分地按照既定理论去量化评定衡量。一幅能够打动人心或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照片,基本上就可以认定它是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