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记者拍照的三个技术要领
导语:文字记者拍照的时候需要掌握哪些技术要领,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文字记者拍照的三个技术要领
图像素质优良的照片除了先天的设备条件之外,还要把握后天的操作环节:
相机稳定。
所谓稳定相机,就是在按下快门瞬间确保相机平稳,不能出现任何震颤。
精确聚焦。
虽然数码相机有自动聚焦功能,但有时也会在主体和背景亮度相当的情况下因找不到焦点而迟迟不能聚焦,应对这一难题有三种方法:一是多实践,让操作环节流畅娴熟一些,以争取精确聚焦的成功率;二是同一题材多拍几幅画面,留下挑选的余地;三是遇到明暗反差低的拍摄场景改为手动聚焦。
适量曝光。
数码相机自动曝光系统的可靠性是相对的,在诸多光亮条件下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曝光偏差。此时最有效的曝光方法是采用M(手动)模式,让趣味点充满画面,排除黑色成分干扰,准确无误地获得与实际亮度平衡的曝光量,呈现主点明暗过度自然的光影效果。
构图决定作品成败
缺乏构图常识的人会把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拍得索然无味。
寻求最具说服力的视觉空间。
新闻事物的核心区域与诸多物质形象联系在一起,此时应辨别哪些视觉元素对说明新闻事物有用,哪些没用,哪些妨碍信息表达,从中确立一个有效空间。凡是进入画面的形象内容都应为主题表达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即使一片空白也应成为表意的符号。
建一个生动的画面形式。
在构图中,画面形式是由画面形象的整体轮廓结构形成的,如图1由左向右上贯通的列车和卖货的商贩构成了整个画面的轮廓结构:蜿蜒的列车是一条线,商贩群体是一个点,线与点从画面中跳出左右人的注意力,可在目光与画面碰节的第一时间刺激感官,使人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从而产生读图欲望—这便是画面形式的作用。
轮廓结构通常是在明暗反差和其它矛盾关系中形成的,明暗对比能够产生刺激性,密疏对比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如图1,若在火车下面填满同样颜色的物体,则整个画面就会水泄不通丧失画面的吸引力。在画面建构中大小对比、冷暖对比、虚实对比等一切矛盾关系都可用于画面构成,因为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画面的轻重关系。
画面的轻重关系是由色彩明暗、体积大小、数量多少等因素形成的。读者阅读一幅新闻照片首先从审美进入,如果缺少轻重关系,画面就会陷入平庸僵化的局面,即使有好的画面内容,这样的照片也是无人问津的。因而新闻摄影在现场纪实中应该通过取景框的左右或上下调整,将主体形象置于画面三分之二交合的“黄金分割线”上。
等待时机,捕捉决定性瞬间。
新闻摄影在按下快门之时就决定了成败。这一瞬间能够反映事物的特征。由于新闻摄影要用一幅画面传递一则新闻信息,该瞬间必须是该事件的象征,让读者通过该形象细节想象其前后情景。
不是看见了什么,而是发现了什么
文字记者面对新闻摄影观察时,其优势在于能够利用自身新闻嗅觉观察事物,但新闻摄影观察与新闻观察不尽相同,因而文字记者还要学会掌握新闻摄影观察的内在特定规律。
重在发现有新意的题材。
许多时候记者所摄照片没有新鲜感,出现“题材新,画面老”的拍摄结果。新闻照片的新意境创造要求摄影者选择瞬间新颖的情景,并且需要借助某一清新的视角获得形式独特的画面。
注重开掘作品的形象特色。
形象的"力量有强弱之分,那么何种形象具有说服力呢?相比之下具有形象特色的事物具有视觉传达的力量。聚焦个性化而具形象力度的人物和景物填充画面,在有效空间内释放出影像的力量。
赋予作品以感情色彩。
新闻摄影是借助图像传递信息的,这种信息被人接受的程度与情感因素有关—情感色彩愈浓厚,越容易被人自觉接受。所谓决定性瞬间亦是情感高潮到来的瞬间。
题材思想分量的提升。
所有撼人心魄的作品都是来自于精神与思想,而不是画面形式。通常题材重大,其思想分量就重,但有时小事里也能透射出大精神,问题的关键在于摄影观察过程中能否洞察,能否在拍摄之前选择表意的切入点,能否在拍摄过程中运用某种摄影表现方法将思想意趣表达出来。
不仅是记录,也要用视觉语言与读者对话
从一些文字记者的拍照情况看,他们的确能够抓住新闻题材,所拍的照片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与此同时也存在某些通病:画面直白俗套,影像内容肤浅而没有思辨性。深层次的新闻摄影不是用画面“证明”事物的发生,用“说明词”描述画面现象,而是借助视觉符号、影像关系以及摄影表达方式进行影像叙事。
新闻摄影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2009年杭州摄影记者傅拥军表达环保理念时从《西湖边上的一课树》入手,以组照形式展示春夏秋冬人依树而生的多种状态,于无声处揭示了人与自然无法割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