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落榜进士
山水乡间,竹色青立,长叶沙沙,一直是古往今来名人居士心心念念的理想居所。松阳多竹,多竹的地方大多清秀雅致,位于县境内的横坑村守着一山绿竹,便出落成一个百年古村。
横坑村,因村前有环村而过的小溪“横坑”而得名。中国人起名喜欢静雅别致,给每个景物地点都愿意赋予美丽的名字。在这点上,横坑人却似乎显得有些特别,小溪被唤作“坑”,山峰称前山、后山,没有半点修饰与夸赞。也许这就是横坑人的性格,静静地驻守山乡偏野,朴实守旧。
崇山峻岭中处处都是翠竹,车行其间如几叶小舟在绿色海洋里飘荡。到了一千多米的大山深处,车停,抬头,扑面而来的是一群群古民居,横坑村已近在眼前。整个村庄如宝塔状,四周被翠竹环绕,黄墙黑瓦,远远望去,既大气又细腻。
走入村中,五十多幢黄泥黑瓦的老房子跃入眼帘,一块块土黄色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蓝天白云的背景板上,仿佛凡高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村落整体依山而建,形成独特的吊脚楼、坐窗等山地建筑形式,一座座民居由村口处层层升起,错落有致。
民居高高低低依偎,由石阶连起,四通八达,气势磅礴。如此雄伟的民居群竟然出现在山川秀丽的浙江境内,让人颇感意外。据村中老人说,横坑村已有500年历史,第一批来到这里的人,或是为了避祸,或是为了逃难,亦或是为了隐居,但选择如此深山如此密林,必是抱着图一方清净,与世隔绝的意愿。
走在老屋中间,一路都是石板,空气迷迷蒙蒙,更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登高远眺,全村清一色的黑瓦房一览无余。沉甸甸的柿子结在树梢,天然构成一幅冬日山村乡居图。
一尘不染的村庄于隐于高山云巅,竟像是自然生长出来一般,与周边的山、水、木和谐搭配。
偶有当地居民从石板路上匆匆而过,村里年轻人不多,人们无心在这里建设,只留下年长的老人和一座古民居建筑群,祸兮福兮。
一座古村的风貌总是体现在不经意的瞬间。黄墙上挂着的红色灯笼轻轻招摇,阿婆一日日地重复着生活。山长水远的游客带来城市的气息,那是对当地居民有些遥远、有些陌生的生活方式。好不好?谁也说不准。城市的人羡慕这里呼吸都是绿色的,老房子上有阳光的味道。住在老宅的人,或许也在羡慕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冬日干枯的枝头挂着艳丽的柿子,万物生长在日常生活的场景如此自在,有一种无目的的好。屋顶层层相叠,可以想见,房屋间的巷道必是幽深曲折,置身其中很容易便失去了空间感和时间感。
久闻竹林剧场的大名终于得见。松阳漫山遍野都是毛竹林,它们韧性很强,地下根茎互相勾连,就好像建筑的基础。曾经设计过大木山竹亭、大木山茶室、兴村红糖工坊、平田农耕馆的设计者徐甜甜再次出手,直接利用生长的竹子,像编竹筐一样,用天然竹子围合出一个类似穹顶的自然空间。
抬起镜头,毛竹围出一片天空,似在庇护着竹下之人。那一刻的心情,无比安静。“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横坑村很幸运,守着这一山的竹子,人们始终有一间看得见竹的房间。它提醒每个人,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年轮渐密,也要保持生长,不断精进。哼坑人也如山里的竹,无拘无束,天然肆意。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