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美在于她的自然,和谐,隽美,在于她的天水合一,与世无争。
颐和园的桥更美,在于她的建筑美、雕刻美。
十七孔桥,清乾隆时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
这是朋友亲拍的,冬至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效果。
这是同事拍的,借用一下,角度不错。
绣漪桥,始建于乾隆年间(1750年),老北京习惯称它为“罗锅桥”。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
柳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重建。桥名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
练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重建。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赏和憩息之用。
镜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句。
玉带桥,始建于乾隆年间, 拱高而薄,乔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
豳(bin)风桥,清漪园时期名桑苧桥,光绪时期改为今名,以避咸丰帝(奕苧,苧带言字旁)名讳。取自《诗经》-豳风,以“桑苧”或“豳风”为桥名,以表达帝王对农桑的重视。
界湖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之劫,因处于内外湖的分界线而得名。
荇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毁于一八六〇年英法联军之劫,光绪年间重建。桥名出自《诗经》“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之句。荇菜为一种浅水性植物。
荇桥东边的牌坊。
荇桥的桥亭。
荇桥西边的牌坊。
再发几张平日里拍不成的照片。
什么时候能拍的长廊里只有一个人!
曲线的美一。
曲线的美二。
云辉玉宇牌楼前也有人少的时候,这是第二次。
湖东岸往日是人群熙攘。
特殊的日子,万众一心,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