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位于马蹄河西岸,距马蹄北寺约三公里。洞窟始凿于北凉时期。现存窟龛依山崖走势自然分为西、中、东三段;西、中两段以佛窟为主,东段是浮雕石塔林。从金塔寺返回已经晚上六点,千佛洞只能匆匆忙忙的看了一下,也留下了遗憾。
6号窟(西方三圣殿)位于千佛崖中部、开凿于盛唐时期,现窟前建造了飞檐翅角的窟檐,窟深5米,宽5.5米,高5.5米,正壁中央莲座上雕毗虏遮那立佛像。这些造像就岩体雕凿,虽有残损,但仍保持着盛唐时期面型丰满,身段匀称,姿态生动的造型艺术特点,尤以弟子阿难、迦叶为佳。 这两尊石造像,形神兼备。从那有神的眼睛、富有表情的脸型上刻画出了两者不同性格与年龄。恰到好处的衣纹线条,充分展现了衣料的质感和人体的体型美特征,专家们称他们为"具有雄伟健实气魄的唐代杰作。"
7号窟药师殿位于6号窟左上方,从6号左侧崖壁开凿垂直甬道通往7号窟,窟平面成横长方形,造像为现代塑,窟原迹不明。
8号窟开凿于北凉时期,窟深6米,宽6.25米,高4.7米,中心柱东南两壁分五层开龛造像,下层龛内塑佛,龛外塑二胁侍菩萨,上四层各塑五佛像,中心柱南面剥落出的早期壁画为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为北魏作品,二佛左右绘普贤、文殊菩萨,龛上方绘的是交脚弥勒菩萨。释迦、多宝佛端庄慈祥,交脚弥勒仪态大方,二菩萨头束高髻、宝冠、蛾眉风眼,上身裸露,肩披红巾,腰裹长裙,双腿直立,腰部扭妮,展示出人体线条美,此画有北魏典型的"秀骨清像"特色,为千佛洞壁画精品。该窟不开放,趴在门缝欣赏。
窟外崖壁凿有巨大的佛塔。
地藏殿为现代塑像。
观音洞石窟
上、中、观音洞北距金塔寺约4公里,下观音洞10公里。这里峰峦叠嶂、岩崖峭立、人迹罕至。这三组座西向东的石窟在绵延约五公里的险峰断崖间各居一方,风韵独存。
上观音洞也称"观音洞上寺",大小9座石窟分布于一座峻拔的孤峰顶巅之岩石侧壁。东首三窟中尚存文物遗迹。中洞正壁一龛塑观音菩萨像,上方一龛塑释迦如来坐像,左右方各有一龛,四周布许多小龛,龛中各安放小佛一套。正、左、右壁面各绘有十方佛壁画。左洞正龛内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前方左右塑胁侍菩萨各一身,两旁壁面用泥金绘观音像各一铺。右洞正龛是地藏菩萨坐像,左左塑胁侍菩萨各身。两侧壁面各有壁画。综观三窟塑像和壁画都为西藏的喇嘛教风格,且塑绘时代较近。
中观音洞又叫"观音洞中寺"。中观音洞北距上观音洞约5公里。共有7个洞窟,均开凿极为高峻的峭壁上部。远望重楼叠阁,宏伟壮观,但窟内原塑像已不复存在,内中塑像为近代重塑。路途太远有分散,如果不是自驾和包车是无法游览的,由于时间关系未能探查,站在远处的山上远远观望了一下匆匆而过。
下观音洞又称"观音洞下寺"。北距中观音洞约2公里。洞窟也开凿在巨大的峭壁上部。现有窟龛4座。一号窟壁画被烟熏黑无法辨识,现作为僧房使用,二号窟内塑三世佛和五身胁侍菩萨,均为近代作品,原迹不存。
三号窟为北朝开凿系中心柱窟,窟高5米,宽8.40米,深10米,窟内四壁不开龛,窟顶前部作为人字披,后面作四面披,中心方柱分两层开龛造像。四壁绘有佛、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蔓荼罗等壁画,为明代风格。窟外崖壁上凿有喇嘛佛塔。上、中、下观音洞,下观音洞壁画是最有看点的洞窟。
格萨尔王殿石窟
在马蹄河中段有一南北走向独立的小山,山行奇特,恰似一条竖卧河中的巨龙,小山南侧凸起的小山梁像似卧龙鼻子,两边开凿有两个小洞窟,俨然一对龙眼,应而得名卧龙山,小洞窟旁边开凿长约70米,宽12米,高3米的洞窟,1993年当地藏族群众以藏族人民的领袖格萨尔王的传奇故事为内容,再次建起了格萨尔王殿,殿内正面是格萨尔跨神骏,持刀负箭的出阵场面,窟左侧甬道中塑有格萨尔岭国以总管贾擦协尕尔为首的36位英雄,殿内为众英雄跨俊马、手持各种武器的群雕塑像。 石窟外两侧的崖壁上凿有数十座喇嘛佛塔,为元明时期开凿,洞窟开凿年代无法确定,原壁画塑像全部损毁无存。
格萨尔是一位藏族英雄,其英雄业绩从十至十一世纪就在我国西藏、青海、陇原大地、四川盆地以及云南等省区的藏族民间广泛流传,在裕固族地区也广为传颂,相关英雄史诗共有200多部,一千五百多万字的巨著,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