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汇说历史2020-02-22 08:00
2002年,福银高速尤溪段建设开通一些建设者和游客无意中发现远处一片片的梯田绵延在崇山峻岭间,在漫漫云海的掩映下,变幻莫测,蔚为壮观。其后梯田照片在网络流传,这个养在深闺中的尤溪联合梯田开始逐渐为世人所知,惊艳了众人,逐渐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心目中的全国五大美丽梯田之一,福建省摄影创作基地等,引得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大图模式
延续千年的梯田农耕史福建省尤溪县,别称沈溪,是福建省山区第一大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它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中部低,西北与东南山岭耸峙,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原错落其间,尤溪河斜贯南北,全县海拔差异较大,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特征的缩影。这也是尤溪联合梯田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福建尤溪联合梯田,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兄弟在清点父亲留下的田产时,因为漏点了自己斗笠下藏着的一丘田,而总是点不清数量,懊恼万分。“眉毛丘、斗笠丘、蛤蟆一跳过三丘”就是形容尤溪联合梯田田块碎小的生动谚语。尤溪联合梯田所在的尤溪县联合镇,片区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这些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如斗笠,许多也只能种一二行禾。面积达10717亩的梯田延绵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连云、云山、下云八个行政村,镶嵌在丘陵山地之间,掩映于烟云之中,如跳跃的音符,如灵性的琴键,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大图模式
尤溪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据考古发现,尤溪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定居及生产。位于尤溪联合梯田核心区的联南村,就出土有下蔡寨商周文化遗址。“永嘉之乱”和“侯景之乱”后,中原人士大量南渡至尤溪开荒筑田,已形成坡度比较缓的梯田雏形。唐开元29年因中原移民激增,始设尤溪县,那时候尤溪的农业已经开始向山上进军了。据联合镇曹氏族谱记载,曹氏从沙县迁到联合乡联南村南山尾自然村定居,这说明尤溪联合梯田在这个时期已开始被人们开垦种植了。及宋时已是“山多淤田,人率为耕,侧种塍级满山,婉若缪篆”,梯田景观已十分普遍。到明清时期尤溪联合乡以人口大规模迁入为主,梯田已形成规模,延续至今并得以稳定发展。
自唐开元年间建县算起,尤溪联合梯田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尤溪联合梯田是中国历史上建造时间最早、开凿最早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而且在国内的五大梯田中,尤溪联合梯田是唯一由东南沿海的汉民族独自创造的梯田系统。
大图模式
刚柔并济的多元化梯田系统
自唐以来,联合村民使用木犁、锄头、谷耙等工具在层层叠叠的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成为村民几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这些梯田都在海拔为200多米至900多米的山间,垂直落差700多米,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上千级,犹如天梯直上云端。因此,尤溪联合梯田既有气势磅礴之壮美,又有小家碧玉之柔美。这些梯田见证了联合先民祖辈们以其智慧和勇气创造了山地耕作文明的奇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形成了代表东南丘陵稻作农业文化的尤溪联合梯田。
大图模式
联合乡民们一锄头一锄头雕刻出来的尤溪联合梯田,其生态体系、技术体系、知识体系和农耕文化习俗等,都呈现出独特的价值,成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尤溪联合梯田依山而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立体生态农业系统,即森林/竹林-村庄-梯田-村庄-梯田-河流的空间格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山顶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覆盖率高,能够起到水源涵养的作用,山泉水自上而下为梯田和村庄提供了充足的灌溉和引用水源,最后汇至周边的溪流,整个生态系统形成和谐有机的循环。
在与自然抗争的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联合人民还开创了许多梯田独有的资源利用方式。联合镇至今还保留有稻田养鱼、稻田养螺、稻田养泥鳅、稻田养鸭等多种传统种植模式和稻田养殖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当地还保留了多样轮作栽培技术体系,常见的有稻菜轮作、稻烟轮作、稻药轮作、稻薯轮作、稻瓜轮作等。此外,利用梯田的田埂,种植上联合当地“千年古种”的小籽黄豆,产出“联合梯田三宝”之一的田埂豆。这些方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梯田的自然空间资源,能减少水田里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预防水土流失,同时动物的粪便还作为稻田的有机肥反哺梯田,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这样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不仅是健康的,也是持续的农作模式。
联合镇的水稻品种十分丰富,其独有的气候和自然条件,经过祖祖辈辈民间引种,使得联合镇如今仍旧保留有72个传统的稻谷品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让尤溪联合梯田成为林下有田、田中有林、田在山中,村在田间独特的空间格局,随着四季轮回,呈现出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绝美自然景致,有如交响诗篇,既有华丽丰满又有优雅舒缓。
大图模式
经过一代代先民的辛勤耕作和文化积淀,尤溪联合梯田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日复一日的农田劳作,使得联合镇民们总结出许多的农耕经验,由此产生了大量与农耕相关的山歌、谚语。“莫说我山居,山居乐有余。春夏多笋蕨,秋冬有芋薯。海鲜虽嫌少,池中有鲜鱼。”“不怕七月十五鬼,就怕七月十五水”等,充满了农家的幽默与幸福。尤溪联合梯田系统的丰富物种,也为当地乡民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孕育出当地特有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耕文明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许多节庆、民俗、禁忌都发端于农耕社会,带着历史记忆并紧密地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发展着,具有各民族、各地域特有的生活内容和特点,成为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底色。联合当地独有的耕牛节、伏虎禅师崇拜等就是在联合先民开垦梯田的漫长岁月中形成并流传至今,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深刻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