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永流传
——参观“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
刘向军
历史注定会记住庚子年这个漫长的寒冬,也会记住这个明媚的春天。
2020年3月19日,庚子仲春,我们一家和92岁高龄的老父亲一同参观了位于平陆县张村乡张家沟村的“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
“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故事与我们家有不解之缘。我的爷爷刘振江当年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的一员,我小的时候就多次听他给我讲当年的故事;我的父亲刘克武当年见证了抢救六十一个民工的感人场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在后来的岁月里更是无数次讲述了这个故事;我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后代孙子辈中唯一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同样在讲台上和不同的场合里讲述过这个故事。
今天,当我们来到“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来到当年民工们劳动、食宿、抢救的现场时,我的思绪一下飞到了六十年前的上一个庚子年。
1960年2月2日,正月初六,下午,在山西省平陆县张村乡张家沟村,参与修建从芮城县风陵渡到平陆县南沟村的“风南公路”的61个民工集体中毒。这些民工来自平陆县张店镇的几个村子,其中就有我爷爷所在的前滩村的几个民工。这条“风南公路”之所以在大正月里也抓紧时间修建,是因为只有把它修通了,才能更好地支援三门峡黄河大坝的建设。
民工所中的毒药俗称“红信”,也就是所说的砒霜。当天晚饭中毒后,民工们的病情迅速加重,痛苦难耐。虽然当地医院全力抢救,但是疗效甚微。到了2月3日正月初七,最严重的十几个民工生命已经危在旦夕。只有找到“二巯基丙醇”这种特效药,才能解砒霜这种毒。
平陆县委县政府四处找药,但附近各地——三门峡、运城、临汾、太原——都没有这种药。最后,当年的平陆县委书记郝世山试着拨通了卫生部的电话,向北京求救,向首都求救。
接到平陆的求救电话,正在春节期间的首都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北京新特药公司”经理田忱迅速组织员工准备好了1000支特效药。“北京新特药公司”的业务员李玉桥当年还是个19岁的小姑娘,她满腔热情地和同事们为药箱准备发光设备,给药箱的四角连接上了电灯泡,以便空军晚上空投药箱后能被地面上的群众及时发现。
正月初七晚上,空军4215机组的成员奉命出征。机长张连珊带领机组在茫茫夜色中飞向平陆。在既无空投场所更无地面指挥和对空联络的情况下,4215机组飞越崇山峻岭,到达平陆境内后,又冒着巨大风险尽量降低飞机高度,根据地面上群众点燃的四堆大火的指引,将药箱成功空投。
神药天降!
那一刻,地面上等候多时的上万名群众奔跑着,流着泪激动地欢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他们想象不到,首都北京会专门派飞机连夜给黄河岸边的山城小县送来救命神药!
特效药被连夜送往中毒民工身边。立即注射,立竿见影。
我在纪念馆墙壁上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病愈后的合照上,找到了爷爷刘振江的名字,看到了爷爷幸福的笑脸。
【六十一个民工合影】
很快,《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石、房树民在第一时间写成了长篇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此文一经发表,一夜之间传遍全国。
紧接着,北京电视制片厂的谢晋导演带领摄制组来到平陆,根据《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拍摄了纪录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我的父亲当年参与了电影拍摄的相关工作,他给摄制组绘制布景,准备道具。
后来,《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在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它教育、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也是从那时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一个凝聚全体中国人力量的国家级成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八个字是对“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事件的最好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形象表述,也是对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最好诠释。
在纪念馆里,管理员特地打开一本教材,让我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篇我十分熟悉的文章。看着这篇亲切的文章,看着墙壁上的一张张照片,我在看这个故事的新的续篇。
“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故事在延续。
1996年,在平陆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和家属代表前往北京,寻访当年的救命恩人。我的父亲参与了这次活动。他们去了卫生部,去了北京新特药公司,见到了4215机组的成员,见到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作者王石、房树民,见到了当年那个留着长辫子的李玉桥。
【我的父亲(中)与《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作者王石、房树民合影】
1997年,北京的亲人回访平陆。平陆、北京,如亲戚般走动,共话昔日友情。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见到了热情开朗的李玉桥阿姨和王石先生。北京和平陆两家人在平陆县傅说庙所在的山头上一起立友谊碑,共同种友谊树。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和父亲一起站在平陆县傅说山头,面对众多学生和群众,面对来自各地的报刊、电台的记者,一起讲述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一课。
【我和父亲与李玉桥合影】
“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故事还在延续。
1998年,中国南方发生了特大洪灾。父亲第一个打通了当时平陆县委书记的电话,作为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后代提出了向灾区捐款的倡议。不久,父亲又和当年的县委副书记郑邦范一起驱车前往湖北荆州,现场捐款捐物,慰问当地群众和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在纪念馆的墙壁上,我看到了父亲在湖北荆州抗洪捐赠现场讲话的照片。
【1998年,父亲(中持话筒者)在湖北荆州捐赠现场】
1999年,在建国50周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一名记者来到平陆,给我制作了几分钟的节目,听我讲述了我的爷爷、我的父亲、我和我的儿子四代人传承“61个阶级弟兄”的故事。
“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故事在延续。
2013年,在平陆宣传部的组织下,父亲和其他几名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代表前往湖北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感谢他们当年对抢救中毒民工的贡献。武汉远大制药当年生产、提供了“二巯基丙醇”这种特效药。
【2013年,父亲(后排持红旗最右侧)与相关人员前往武汉远大制药公司】
面就在前一段,平陆县委县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向正在艰难抗疫中的湖北捐款,父亲和平陆县张店镇的党员干部们一起,又一次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战斗中的湖北人民捐了款。
走出“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我们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
60年后的今天,在又一个庚子的冬天,为了湖北,为了武汉,全中国人民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在这场抗击瘟疫的伟大的人民战争中,有效控制了可怕的瘟疫,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共同迎来了充满生机的美好春天。这是一次必将永载史册的伟大历史事件。
【我和父亲一起参观“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纪念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过去“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事件给我们的启迪,这是当下抗击“新冠病毒”伟大战斗的新的实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民族牢牢抱团、手足相望、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这是我们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保证,这也理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的共识。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故事。
我们还会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2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