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平遥:一座古城市的红尘往事

    从日升昌出来,我们又接着逛了同兴镖局、百川通家私、文庙大成殿、市楼、城墙……差不多导游图上标示该逛的,我们都没落下。

  百川通家私博物馆给我的感觉最好。人都是这样吧,古旧的东西特别能激发想象力。尤其是旁边人少的时候,就更容易模糊现实同历史的边界,任凭时光倒流,眼前是如同戏台子上唱戏的各 路名角,长袍马褂、打躬作揖,一一粉墨登场。我们同他们之间相隔了几个世纪。但是在某个瞬间,竟能感到心灵相通。毕竟,这里的一切都曾经是崭新明亮的。我们以为古旧的正是先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熟练地使用太师椅、雕花的木床、有花纹的茶壶,正像我们使用沙发、席梦思、咖啡杯一样。如今人去楼空,东西也就失去了灵气,好像海滩上那些空空的贝壳,只是一种曾经存在的证明。

  我们在明清街的一间间小铺子里花掉了半天的时间。古城的生意人做的大多是祖传的手艺,像漆器、剪纸、牛肉、布鞋。在一家三面墙都挂满了各式各样剪纸的铺子里,我们流连忘返。

  我拿起了一幅《二美图》,框中的两个古装女孩依花而立,清秀雅致,细细的线条勾勒出娇美的容颜和迎风飘起的裙带。看店的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我问那女子:“这是你剪的吗?”

  她笑了:“我哪里剪得了这么好!这是我妈妈剪的。我妈妈的剪纸可是全城最好的。还上了报纸了呢!我们也会剪,但只能剪比较简单的样式。这只鲤鱼就是我剪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只鲜红的大鲤鱼自豪地甩起尾巴。“喜欢就带一张走吧。”她热情地说。

  再往前几步就是一家鞋店。几个年轻人分工合作,有的纳鞋底,有的上鞋帮,动作麻利娴熟。我们问他们一天能做几双鞋,一个穿休闲T恤衫的男孩子认真地回答:“纳鞋底最费事了。要是手工纳,一天才能纳一双。机器就快的多,不过没有手工做得针脚密实。”说完他举起手中的鞋底、又从旁边拎出一双鞋底让我们作比较。他身旁摆的是已经做好的各种颜色鲜明的布鞋,红红绿绿的很抢眼。

  城里的漆器店也是随处可见。漆器屏风、漆器首饰盒、漆器糖果盒,样样精致。匠人们用木头做坯,在上面镶上贝壳拼成的花样,再经过反复多次上漆,工艺很复杂。所以东西不大,价格可不便宜。成品以黑色为最常见,古色古香,贝壳柔和地反射出淡淡的彩光,难怪人们会爱不释手。

  在一家漆器店,我惊喜地看到一个颇有现代画派意味的漆器首饰盒。夸张大胆地用色、简洁的线条,而且没有贝壳装饰。我就此提出了疑问,店主不紧不慢地说:“漆器的工艺要诀是描金彩绘。”似乎在暗示我们:这个融合了时代特征的漂亮盒子并没有背离传统。

  临走时,我们的行包里多了很多东西。明清街上的东西是贵了一点,可是并没有过分。走出平遥古城,我们按照那位热情的司机的建议去吃了一碗“碗秃则”。朋友说应该是“碗坨子”或者“碗托子”。平遥方言把“子”说成“则”,比如 “虎子”就是“虎则”。这是一种用粗粮做成的凉拌食品,的确很好吃。边吃边想到了一件事:当年平遥城里那些腰缠万贯的票号老板、布匹商人,一定也都说着今天我们耳朵里灌满了的平遥方言吧?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会讲地道的平遥话就像今天会讲美式英语一样受人尊敬。

  

  游平遥古城是大可不必摆出一付毕恭毕敬的样子的。她不像其他有点年头的古城,动辄高高在上、任人膜拜的姿态。和山西人一样,平遥古城是平和的、自然的,又带 着一点晋商特有的精明。城虽古,却并不老,人的气息滋养着它,这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城市显得生机勃勃。

  我们坐北京到运城的火车,到平遥是早晨。这里刚下过一场大雨,空气中还带着一点潮湿的气味。出了火车站沿着街道一直向前走,没有几分钟就看到古城的城楼了。

  一进城门,那热热闹闹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几乎忘记了这座小城曾经经历了黄土高原上几百年的风霜。古城的后裔们在鳞次栉比的明清样式的小房子里铺展开生意,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的盛况。我们随意拦下了一辆在狭窄街道上快跑的游览车,讲好价钱后坐上车,我们的古城之行才算是正式开始了。

  司机是个壮实的中年男人,他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给我们当起了兼职导游: “这平遥古城啊,好象个大乌龟。南门是乌龟头,北门是尾巴。我们现在在西门,是乌龟的脚上哩!”我们就在同这个风趣男人的闲聊中越发拉近了同平遥古城的距离。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史称“古陶”,古属冀州;春秋为晋国属地;战国时属赵;秦统一中国后,属太原郡;北魏改名为平遥,至今沿用了1500年。明清时期,平遥商业发达,一度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之说。清朝中叶,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平遥诞生,更使平遥城的金融、商业迅猛发展,问鼎商界100余年,赢得 “小北京”的美誉。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日升昌票号

  票号是专营银两汇兑、存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是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 “晋商”概念的完全形成,票号功不可没。日升昌总号位于城内最繁华的西大街路南。今天的日升昌旧址已经是中国票号博物馆了。

  从游览车上下来,我们站在日升昌票号门前仔细打量。日升昌门脸不大,比起现在大城市里动辄高耸入云的银行大楼,可算是寒酸了。几扇黑色的院门严肃而朴实,近看却已经斑斑驳驳。牌匾上“日升昌”几个大字也有些黯淡。但是“日升昌”的金招牌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蒙尘。那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它使整个国家埠际间的货币清算,开始了走向以汇兑清算为主代替运现为主的时代。

  在不大的院子里慢慢走,瞬时就阅尽了中国早期民族银行业形成、发展和百年的兴衰荣辱。票号最兴盛的时候,全国的通都大邑、商埠重镇、边远地区的120余个城镇以及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号网点多达600 余处。而日升昌更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年汇兑额达100万两至3800万两。生意之大,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仍然是罕见的大买卖。前来参观的游客中不断有人啧啧称赞:就是这黑色的大门里,不大的院庭中曾经是中国明清时期威名赫赫的金融巨头!

  在票号创立、发展、衰落的百余年,全国票号51家,其中山西票号43 家,平遥票号22家,为全国之最,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金融中心,地位可比今天美国的华尔街!多少影响重大的金融决策在这里作出,多少气吞山河的大宗生意在这里交易!晋商的地位在那个时候特别高。

  眼睛在当年的票据、账房上扫过,耳朵里听着介绍票号当年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心中却想着为什么是山西、为什么是平遥可以出现这么多票号,从而独执中国金融牛耳一个世纪之久?理论分析,史家自有公论。依照一己之鄙见,山西纯朴的民风和山西商人诚实守信的作风,是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夯实了封建社会中票号立身所必需的信誉基础呢?“人和”的因素不可忽视吧。

  票号参与了近代中国工业资本投资和资金筹措,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世界金融史作出了辉煌的历史性贡献。遗憾的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票号最终没有能完成向现代银行的转变,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平遥:一座古城市的红尘往事  平遥  平遥词条  古城  古城词条  红尘  红尘词条  一座  一座词条  往事  往事词条  
旅游

 东方威尼斯

船儿船儿快快开,我要去看鱼鹰捕鱼 鱼鹰------口叼鱼儿飞出水面表演者------捉住鱼鹰脖子,并向外将其被叼的鱼挤压出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