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伴随着经济强势深入全世界人民内心,法国借香水、时装和浪漫占据全球时尚工业最前沿,日韩凭动漫游戏和电影剧集演变了年轻一代的品位和喜好,连古老的英国也正在借“创意英国”的活动对其保守形象重新洗牌,现在,以传统、沉稳和认真而著称的德国文化也不甘人后,在一如既往推销其音乐、
哲学等传统王牌文化之外,正在策划一场以尖端工业及科技产品为主力的新消费文化。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在近几年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用心良苦。
而随着这个并非最具旅游号召力的欧洲国家率先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欧洲目的地国,国人近距离接触真正的德国也就成为可能。在“哈法”已经成为新中产的心头好之后,下一波会不会轮到“哈德”?阅读一下它强大的新消费主义的攻势吧,也许,我们会发现,“哈德”,将会成就我们不同于流俗的品位,可以成为美日英法文化之后一种更新鲜更独特的选择。
学问
歌德有一段著名的话:“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到他们和我们是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这位诗人对中国的兴趣和感觉一直非常浓郁。有趣的是,圣哲的直觉在两百年后得到了科学的认证:1995年一位德国抽样(sampl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评论说,在一项全球公民文化研究结果中德国与中国居民具有价值观选择上的接近性,而在最近20年左右的文化变迁中,中德流行文化的轨迹最为接近。
事实上,中国与德国的渊源极深。中国的教育先驱蔡元培就是从德国留学回来,把以柏林大学为蓝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传播全中国,而在20世纪初那些文人学者和革命先行者,尽管多在日本留学,但学来的倒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从德国借来的科技文化。布莱希特写下《四川好人》十多年前便已在中国上演,就连在中国红极一时的“美学”,也不过是取道日本从德国借来的理念。
计算机基础工作原理“二进制”的发明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据说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启发。
就学问尤其是哲学而言,我们从来都是德国的学生。从德国古典哲学那几位大师及叛逆者尼采那里,中国的时尚青年找到了他们谈论哲学的方式。而今天,如果你要在学术圈里混,或者披着学术的华服在时尚圈里混,韦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则是必须牢记的关键词,懂不懂是一回事。
艺文
文学与艺术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在歌德、席勒、海涅这些名字已经老去,半个德国人卡夫卡也被肤浅的小资青年说烂,君特・格拉斯又半冷半热的今天,高贵的德国文学总被束之高阁,始终只在中国高级知识分子那里作为研究的样本。所幸的是,里尔克这个诗人的名字已经开始被一小撮有格调但更有思想的人士挂在嘴边了,你必须能随口诵出“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样的里氏格言。当然,不懂诗也没关系,比如,谁会把荷尔德林“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和劳作”这句诗当成诗?这不就是房地产广告么?
德国大使馆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就显得正式得多,但也常常挂着一些名头极大但普通中国人毫无概念的主题,例如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影像展,新表现主义大师伊门道夫作品展。市面上有关于现代设计的先驱包豪斯的普及读物已有好几本了,但真正懂的没几个。倒是德国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大师博伊斯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更大些,他似乎该为中国各种名目的行为艺术泛滥而负责,因为这位疯狂的先生曾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雅乐
德国除了盛产一本正经的哲学家之外还盛产音乐家,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如果你能一口气数得过来,只能证明你掌握的文化名人还太少。把西方古典音乐当作高雅的代名词,这是我国的特色。
听ECM与媚雅扯不上关系,它只与另类有关,近几年已经大面积成为国内小资、波波以及众多艺术青年的新欢了。除了爵士,ECM还融汇古典、实验摇滚和民族音乐,对于所有ECM出品的唱片而言,ECM就是它最大的风格,拒绝商业,给予乐手充分的创作空间。来自德国,受国内流行乐迷追捧的音乐品牌还有Enigma。这个名为“迷”的Newage团队由德国音乐人Michael Cretu主持,在Enigma充满神秘意境的音乐中,既可以隐约感受到古典严肃音乐的影子,又可以直接感受到通俗流行的电子配器;既能听到少数民族部落自由而悠长的吟唱,又能够欣赏到教堂唱诗班庄严而宏大的和声。相比起来,Enigma比起ECM来更受国人喜欢。
电影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谁都知道,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从柏林电影节开始的。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一鸣惊人捧得金熊之后,李安、侯孝贤、陈凯歌、李少红、谢飞、吴子牛、王家卫、杜琪峰、贾樟柯、王小帅、杨德昌等等纷纷登台柏林,这些中国电影人几乎涵盖了华语电影各种风格和流派。不过,就连贾樟柯都承认,柏林电影节太过偏好于东方电影,除了前柏林电影节主席德哈登的个人兴趣之外,恐怕和歌德的直觉在德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关,尽管我们得承认,德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少之又少。
事实上,国人对于德国电影的了解也很可怜,除了那部充满年轻动感和时尚色彩的《罗拉快跑》,普通影迷对德国电影几乎毫无概念,更不要提那几个沉重的德国人了:赫尔佐格、文德斯以及里芬施塔尔。他们在德国是国宝,在中国却永远属于小众。
游学
中国人心甘情愿给德国人送银子的方式还有另外两种,那就是旅游和留学。今年2月,德国成为了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国,这也是申根协议国中第一个向中国打开大门的欧洲国家。“去海德堡看古城,在慕尼黑品啤酒,到法兰克福购物”,多么迷人的梦,真的很快就能实现了。德国总统近日访华时说目前已有10多万中国游客到过德国。这是一个令德国欢欣鼓舞的数字,但不要忘记在《格林童话》的故乡淘金和消费的还有我们的留学生。说实话,尽管德国学校不收学费,对于中国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考虑到艰涩拗口的德语,我还是难以想象目前已有总共14000多中国人在德国学习。
豪车
除了文艺产品的高端性之外,德国还制造出高端的汽车。比如,梅塞德斯-奔驰轿车落户北京就意味着国人的汽车消费层次可以登上一个新台阶,长期以来大众、奔驰、宝马等德国汽车一贯的中高档策略已经把中国民众的胃口吊高了。毫无疑问,即便经历了“砸大奔”这样的伪民族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事件,德国汽车依然是国人购车的首选。20年前当第一辆桑塔纳在上海组装下线的时候,可能每一个中国人都没有想到,今天,德国人的沉稳作风使其产品在兵不血刃的汽车暗战中,拿走了中国轿车销售的半壁江山。
德国人令人信赖的高科技和重工业的另一代表就是铁路,当国人还在为日本向中国输入新干线技术燃起民族主义情绪,西门子的地铁已经悄然占据了上海和广州的城市腹地。而今,德国总统又成功地贩卖了他们的磁悬浮技术。
黑啤
啤酒是德国的另一个国宝。德国啤酒与中国结缘其实很早,1903年身居青岛的德国人就开始自造德国啤酒了。令人费解的是现在德国啤酒进入中国人的日常视野,却只有通过偶尔在一些城市举办的小型德国啤酒节。当然,现在在京沪穗,你大可以去找专卖德国啤酒的小酒吧,喝两口德国黑啤,再吹吹牛聊聊天,你的耳边还可能还隐绕着ECM的另类爵士――卖德国啤酒的酒吧大概是不会放那么高难度的贝多芬交响乐吧。
足球
贝肯鲍尔
因为施拉普纳、杨晨以及谢晖,中国人开始近距离接触曾经风光无限的德国足球,但德国足球如果还有魅力的话,那也只存在于30岁以上人士的怀旧情调之中,像贝肯鲍尔、鲁梅尼格一干足球英雄基本已是老人们的记忆收藏品。德国足球向来以硬朗稳健注重防守为特色,德国球员的铁汉形象则是另一种朴实的德国品质。为了确认这一点,精于逻辑的德国人使用了反证法。德国的《图片报》曾说:“贝克汉姆每天早晨就要在浴室花很长时间修理发型,而这个习惯一般只有女人才会有。更不要说贝克汉姆在老婆辣妹维多利亚的调教下戴耳环,甚至还把指甲涂成了粉红色!”但国人显然只认贝克汉姆,从举国上下“施大爷”的年代到现在,踏实但笨拙的德甲赛场上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也总是那几个中国人,先是杨晨,谢晖,现在又有邵佳一。
――上帝保佑他们在德国能踢出好球。除了长长我们的国威之外,没准儿也能让我们重新爱上德国足球。
酷机
尽管德国人对时尚保持了自觉的警醒,一向刻板的西门子手机为挽救其在中国的销售颓势,还是开始走时尚、新潮和另类路线。德国人要么中规中距,但另类起来一定也是另类到极致。果然,西门子最新的系列Xelibri以最时尚最另类的广告方式铺天盖地前无古人地出现在了各类媒体之上。它针对中国的用户定位据说是:崇尚时尚与科技进步的人们,无论年纪多少,他们喜欢派对,喜欢打扮,喜欢酒吧和娱乐场所,他们希望过时尚生活并为之努力。这不就是“So tomorrow”的定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