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标志性的景点介绍
西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我国的佛教胜地。西藏的旅游资源丰富。最常见的就是寺庙,因为西藏几乎每个人都信仰佛教。今天为大家介绍几个西藏的标志性景点以及游览寺庙的一些禁忌。
拉萨清真寺
拉萨清真寺位于拉萨旧城东南河坝林回族聚居区,始建于18世纪中叶。寺址东西向,沿中轴线前后设有三进院落。建筑群由牌楼、礼拜殿、邦克楼、浴室、水房、林卡等组成。礼拜殿朝东,分内殿、敞厅、月台等。敞厅内悬挂有“清真古寺”匾额。
园内建筑大多采用藏族传统形式,圆形拱顶、尖塔,围墙均用凿刻的方形岩石垒砌,殿内采用伊斯兰教习用的花草纹图作装饰,蓝色作基调,带有浓郁的宗教与地方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明显特色。
现在这座穆斯 林寺院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大门北向,系木质排楼,上书"清真寺"三字。院内礼拜堂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座西朝东,建筑面积285平米。西壁悬麦加天房挂毯,北侧有阿訇讲经的台座。宣礼楼又称邦克楼,是大清真寺的主要塔楼,礼拜员按时登临塔顶,召唤穆斯 林按时进行礼拜活动。
小清真寺是本世纪20年代专门给在拉萨经商、旅游的克什米尔、拉达克、南亚等国伊斯兰教信徒做礼拜而筹资修建的。在北郊的夺底山沟和西郊的吉采鲁丁,还有两座穆斯 林墓地。旅居或定居拉萨的穆斯 林,能够按照自己的信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
布达拉宫可以说是最能代表西藏的象征,怎么评价它也不过份。去西藏不去布达拉宫,等于没有去西藏。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四十年代松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一座融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布达拉宫座落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中心、古城西北约2公里的玛布山(也称红山)上,最高处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
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90年代,布达拉宫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内最完整最宏伟的一座古建筑。“布达拉”是普陀罗(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相传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成此宫,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现有建筑群为17世纪中叶五世达 赖受清朝册封后开始兴建,并经过历代达 赖不断扩建而成。1959年前,布达拉宫是五世达 赖之后历代达 赖喇 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从七世纪起,先后共有九个赞普(藏王)和十位达 赖在这里居住过。
布达拉宫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山顶,几乎占了整座玛布山(红山)。布达拉宫高117米,东西长360米,外观13层,实为9层,面积约12万平方米,殿宇巍峨,金顶辉煌,共有佛堂、经堂、灵塔殿、习经室15000多间(按西藏建筑计算办法以柱计算)。整个建筑系石木结构。用块块方石垒砌,高大宽敞的殿堂墙上绘有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室内陈设有几十万个用金、银、铜、玉和檀香木等雕铸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动。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筑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宫城占地41公顷,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其中红宫为历代达 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也是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的象征;白宫合抱于红宫外侧,是历代达 赖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达 赖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3公里,中为湖,湖中小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其中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站在红山脚下,可以看到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由下到上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中“欲界”、“色 界”、“无色 界”的“三界说”,通过建筑布局艺术的对比、夸张和渲染,表现了佛法的神威,令人在千年之下,仍望之而生对天国佛境的凛遵之感……
色拉寺全名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南麓,由于山下修寺时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玫瑰花“色瓦”而得名。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1354-1435年,曾被明朝封为大慈法王)于1419年建造。1962年被定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色拉寺依乌孜山山脚走向因地制宜而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14964平方米,殿宇错落有致重楼叠阁,金碧辉煌,甚为壮观,体现出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式建筑的鲜明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和康村及策墨林和热振等著名大活佛的剌章宫殿等建筑单元组成。其中措钦大殿、麦巴扎仓、阿巴扎仓、吉扎仓为该寺的主体建筑。早期建筑以麦巴扎仓和阿巴扎仓为中心修建。位于西南的教养巴扎仓遭雷击后于1761年重建,高四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经堂、护法神殿、罗汉殿、释迦牟尼佛殿、宗喀巴殿和《甘珠尔》经殿及达 赖喇 嘛卧室等建筑单元组成;经堂中主要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铜像,弥勒佛、无量寿佛、药师佛、妙音菩萨、宗喀巴师徒三人、七世达 赖喇 嘛、三世策墨林活佛等铜像。阿巴扎仓最早为色拉寺的措钦大殿,1710年建成。现有的措钦大殿后改为扎仓,楼高三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由经堂、罗汉殿、大威德金刚殿、无量光佛殿等四个佛殿和达 赖喇 嘛卧室及灵塔等建筑单元组成,为色拉寺三大扎仓中面积最小的扎仓,同时为色拉寺僧人修习密宗的重要场所,供有格鲁派的三位密宗本尊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塑像;经堂中所供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塑像,两侧分别为宗喀巴师徒三人、十三世达 赖喇 嘛等,四壁绘满了金碧辉煌的壁画,内容主要为佛传故事、西方净土变、密集金刚等密宗题材和龙树大师等佛教历史上的高僧大德。
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位于神山冈仁波齐东南30公里处,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唐代玄奘在天竺取经记中也称,此湖是西天王母瑶池之所在。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其实,玛旁雍错作为圣湖之王的地位,即便对一般旅游观光客来说,也是无可置疑的。
玛旁雍错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起因是11世纪在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结果,藏传佛教噶举派大胜外道黑教,“玛旁”就是纪念佛教的胜利,此湖因而得名。
玛旁雍错清澈的湖水与蓝天相映,令人感到它的博大与坦荡。周围雪山簇拥,山光水色,出神入化。信徒们认为,玛旁雍错是佛主赐给人们的甘露,它能清除人们肌肤上的污秽,能洗净人心灵上的五毒,更能延年益寿。
小帖士:即乌寺(极物寺)旁边的山坡上是观赏圣湖玛旁雍错的最佳地点。
转湖:圣湖周围约60公里,转湖需时4-5天,顺时针方向,需带备食物,除第二晚要在野外度过外,沿途均有寺庙可供住宿。沿湖边远足虽然不及转神山的山坡那样艰巨,但却会出现溪涧的挑战,当路上遇到河流溪涧时,只能淌水而过。
古格王国旧址
古格王国是在公元10世纪建立起来的王朝,先后历经的16个国王,在到公元17世纪的时候瓦解。王国的旧址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各类佛塔和洞窟有600多座,遗址一直从山麓到山顶,是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近年,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的古格王国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古格王国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代表其最高成就的就是被称为古格王国银眼的雕像;遗留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古格王国的壁画,这里的壁画风格独特,能全面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古格王国遗址的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碉楼,整个遗址建在一小土山上,从山麓到山顶高300多米,到处都是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窟,几间寺庙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围绕古格都城周围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达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遗存。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也有不少精品。
游览寺庙有四忌
名寺名庙,分布较广,它们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浏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进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一忌称呼不当
对于寺庙中的僧人或者是道观里的道士,我们应该尊称他们为“法师”,对于住持应该称其为“长老”或者“禅师”,切记不可以直呼别人为“和尚”或者“出家人”,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二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到不当之礼节.
三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曾人反感.
四忌行为举止失当
在游览寺庙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随随便便的去触摸佛像,在寺庙里不要乱刻乱画,不允许对佛像拍照,也不要对于一些看不惯的事情指指点点。总之游览寺庙一定要静立默视然后悄然离开。
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