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旅游景点的作文四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景点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1
大家好!欢迎来到东龙古村参观。
像赣南所有古村一样,四面环山,中有大明堂,都为山间盆地,溪河穿盆而过。东龙也是标准的风水宝地,是赣南风水的杰出典范。村庄规划以东北面的东龙岭为祖山来龙,以东南面以的南桥岭为望山来龙,一溪穿过明堂,东水西流,出水口及水口塔在西方。整个村庄分为五片功能区,建筑全布置在山麓缓坡处,北面是坐北朝南的祖宗祠堂区、西面是休娱园区,东、南、西南是居住区。
孝思堂门前有一照壁,形制为中原地区古制,壁有两株高直伟岸的杉树,一古一新,古杉超过500年,胸径近米,新杉不足百年。祠堂大门高悬“都阃府”新匾,此匾原为赐建南京兵马指挥使(此祠后人)府邸门匾。为荣耀李氏祠堂复制新做一块悬挂于此。孝思堂得名于兴建此堂的李思常(东山公)及其后人。李思常为该祠开山基祖李太郎的十七世孙,他及子孙倾其家财从明正统九年(1444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历时48年修建而成。 此堂最值得看的是原木框架结构,用了75根原木,采用榫卯连接方式完成整个建筑结构框架,将墙体镶嵌于木结构之间,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即使墙倒,房子也依然耸立。孝思堂历经500多年,至今完好如初。
再值得看点就是建筑风水,特别是天井处理,采用了“四水归堂”形制,下水道只有一出口,开口东南方,用了株钱成串网格图案。
“东里一望”建筑群,又称“百间大屋”。或“仁方公祠”。由李氏下祠(长房这支)二十七世李泰恕,又名李仁方建造。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峻工于乾隆二年(1737年)。该建筑类似客家围屋。
百间大屋的布局很有意思,与坐北朝南、对称规整的客家祠堂形制不同,因地处东南面的南桥岭山麓,考虑了风水朝向,将大门转向东面,而大部分主体建筑轴线是平行山体走向,所以建筑群平面布置组合上灵活多变,看上去很有审美感。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2
“龙游在哪里,龙游在浙西。两山招手笑,双江玉带飞。二滩展新貌,广场泉声急。啊,民居刻青史,石窟天下奇……”你听,这就是我的家乡龙游,她多美呀!我觉得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矗立于灵山江畔龙洲公园内的龙洲塔。
龙洲塔又叫“文峰塔”,建于1567年,至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了。
白天,整个龙洲塔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塔身是土灰色的,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淋,上面的石灰都已经脱落了,但它还是精神饱满地挺立着,是那么引人注目。龙洲塔六面七层,高26。13米。最下面一层好像是一个“哥哥”,驮起了上面的六个“弟弟”。最有意思是要算塔顶了,上面有一根长长的避雷针,六面角上各有一个小铃铛。每当微风吹过,就发出悦耳的声音,招引来许多小鸟。还有的`小鸟带来小花,小草的种子,种子就在塔顶上安家落户了。
老年人在龙洲塔下打太极拳、舞剑,我猜他们是想让自己也能像龙洲塔那样健康长寿吧?小朋友们则围着龙洲塔奔跑,有的仰起头,尽情欣赏它的美貌,有的不禁发出惊叹:“哦,太美了!”每当夜幕降临,塔身四周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好像给龙洲塔穿上了一件“彩袍”,焕然一新,美丽极了!这些灯也把龙洲塔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使它顿时变得年轻而神秘。
我喜欢龙洲塔。如果你有机会到龙游来游玩,可一定要来看看这“镇县之宝”哦!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3
九寨沟是成都有名的景点。
走进九寨沟,就来到了有名的“黄龙”。黄色的石头一块接着一块,拍成龙的形状,水在石上流着,多像一条生龙活虎的龙啊!火炉的游人不禁拍手叫好。那样子,看了就让人神清气爽。
走过了黄龙,就是竹树林。只见一根根柱子像一把把利剑插在泥土里,永远向上长。
看过了竹树林,接下来就是五彩池。五颜六色的池水在池里,加上阳光的照耀,把原来吸引人的五彩池打扮得光彩夺目了。
九寨沟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大景点,让更多的眼光都向这聚集过来。
旅游景点的作文 篇4
我练习书法已经有三年了,在学校也参加过几次书法比赛,但结果都不是特别理想。爸妈为了能让我对书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趁假期带我到绍兴参观兰亭景区,去观摩书圣王羲之留下的笔迹。
来到景区,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庭院,径直走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这就是景区最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相传当时王羲之邀请了41位名人雅士在此参加聚会,大家围坐在曲水边,然后在酒杯里倒上酒,从小溪的上游让酒杯沿着曲水缓缓往下漂,当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就由谁临场做诗一首,要是作不出就得罚酒三杯。聚会结束,41位宾客总共成诗37首,然后汇集成册编成了《兰亭集》,最后大家又推荐王羲之为此集作序,王羲之借着酒兴,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写出了让世人敬仰竞相仿效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进入景区博物馆仔细观摩《兰亭集序》,虽然序的内容我还看不太懂,但是好多字却很熟悉,原来我平时临摹的字帖里的字都是从这里出的,比如永、和、之字。看王羲之的字柔中带刚,千变万化,文中总共21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和韵味,可见王羲之深厚的笔墨技巧及高深的文化底蕴,真是不得不让人敬佩。
走出景区,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练习书法是枯燥的,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坚持不懈勤加练习,认真写好每一笔每一划,总有一天我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