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车的人,一定要去一趟美国,然后你会感叹美国汽车文化之丰富。
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在日本看车,我逛日本的停车场也能逛一天。这么说吧,在日本,你可以看到非常精致的汽车,全新车也好,老车也好,改装车也好,它们都干净、细致,甚至是极致。例如Kei Car,就是车坛“蜗居”的极致形态。但是它们内在的气质是有共通点的。
而在美国,你就像走进了一家极度多元化的大型私立汽车博物馆,只有你想不到或者拍不进手机,就没有你遇不到的神物。
这里冷不丁就能邂逅文一群文着花臂、穿着皮靴皮裤骑哈雷的白发苍苍的老爷子。
也有开着自家车库,用二手零件倒腾出来的小跑车的自得其乐的退休工人。裸露在外的发动机是Datsun的70年代机型,前后悬架都是硬轴,相当原始。
至于偶遇各种五、六十年代雪佛兰、水星的古老车型在街上跑,那是常有的事。毕竟这就是人家的“国产车”。
这是一种在美国很流行的改装风格,将破旧的陈年老破烂收拾得容光焕发甚至比新车还精神。
性能车和跑车也都不在话下,美国就是美式跑车的天下,科迈罗、野马、Challenger都看得审美疲劳了。
一台连内饰都全部拆掉的纯种赛车EVO,就这么呼啦啦地在大马路上融入了车流。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脱光光。
这两台斯巴鲁是什么鬼……
没有尾翼的EVO也是够骚。
车是改的好,可不洗车真的好吗?
这辆Ingegra DC2也挺有意思,车主是Eibach的员工,身高接近2米,经常去跑赛道。大人大桶椅,小孩小桶椅,有爱。
我还收到我们的合作伙伴车网联盟的代理品牌StopTech的全球营销总监Jeremy的邀请,开着他家的自家藏品,1965年的Corvette C2 Small Block(5.4 V8),参加了一个周六早上的经典车小聚会。
能开上Corvette,是这次美国之行的意外收获。
此君家里还在恒温车库珍藏着1943年的Willys,旁边停着全新的凯迪拉克CTS-V(6.2 V8机械增压发动机,650匹)。
另外两个车库,Corvette的“邻居”是奔驰SL560。
对面车库则住了俩青蛙兄弟,保时捷两辆911,930 Turbo和996 GT3。
至于在美国开着一辆50年“高龄”的Corvette是什么体验,我拍了一条长视频,详细的在这里就不展开啦,在视频里面我会和大家分享。
经典车集会,我也忍不住对着镜头说了20分钟,这又是另外一段可以让人充分沉浸在汽车历史长河的一段美好的经历。
在美国,每个人的选择都被充分尊重,这里没有任何一辆老车要被强制报废。所以这些玩老车的朋友们,可以尽情讨论单纯与车相关的话题,而不用去分享“去哪年审”、“绿标咋弄”、“国1咋迁移”的攻略。
美国玩经典车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了,所以即使一台老车的原厂零件已经停产,市面上也有大量的副厂零件可供选择。只要不是精神洁癖非原厂不可,在美国要将一辆老车翻新得像模像样,除了需要钱(废话),要付出的心力比国内倒是轻松一些。
66号公路,我也替大家来踩点了。经过各路媒体口口相传,现在逢美国公路文化必谈这条南北走向的国道。朝圣可以一来,不过期待不用过高。实质上这就是一美版的“G105”国道。
坦白说,美国有大把的公路,一路的景致和体验,部属66号公路,甚至更壮观更摄人心魂。
不过66号公路声名在外似乎也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我们就偶遇了一对从日本来的小情侣,开着嫩黄色的新甲壳虫,也是来朝圣,和“Route 66”各种姿势合影。
以日本人、香港人为代表,他们用车算是比较讲究的,车总是一尘不染,更别说忍受车上的一些小瑕疵了。欧洲呢,发达的地区,车相对整洁一点,民风比较随性的意大利、法国等,路边的车也挺不修边幅。
像这样的车还真挺多的。
美国则是两极分化,既有让车迷忍不住惊叫连连的好货,同时也有很多不堪入目的破车还在路上跑,有种只要发动机不掉下来这车就不会进厂修理的感觉。
“不是说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吗,为什么用车这么不讲究?”
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太高了,高得就像是每个人脚上都穿一双鞋一样理所当然。任何一种普及了的东西,身份象征的意义就会被大幅削弱,它就更接近于它原本的职能。例如汽车的代步、运输功能。车的好和坏,他们绝对没我们那么上心。
与此同时,美国充分尊重个体选择的自由精神,社会也对“开破车”的人比较宽容。所以,“开破车”和“玩车”本质上是一样的,和正常车相比,就是“异类”。只有异类得到宽容,才有可能诞生出这么丰富的汽车文化。神车和烂车,就是硬币的两面。
其实,最好的汽车文化,恰恰就是可以容得下有的人不讲汽车文化。
【转载自:大家车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