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睡觉四大戒律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
在少林寺的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僧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第二条:睡时宜一切不思
“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最后化为乌有,自然睡着”。这是禅医入睡时的理想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失眠源于入睡时有挥之不去的杂念。此时,不要在床上辗转反侧,以免耗神,更难入睡,最好的办法是起坐一会儿后再睡。实际上,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在晚上11点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酝酿情绪也很关键,以便给心神一段慢慢沉静下来的时间。“先睡心,后睡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还是不行,可以尝试在睡觉前简单地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或者跏趺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第三条:午时宜小睡或静坐养神
午时(相当于上午11点至中午1点),此时如条件有限,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都习惯于在午时打个盹儿。其实,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3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5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第四条:睡眠一定要早起
僧人过的是晨钟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会超过早上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对人体养生而言,早起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早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此外,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点到9点最为活跃,是营养吸收的“黄金时段”。所以,千万不要赖床,头昏、疲惫不堪很多都是由于贪睡引起的。
六种错误的睡眠方法
错误一、入睡难,运动后再睡
生活压力大,不管男女多半晚睡,但女人更没有本钱晚睡,因为女性荷尔蒙可以让睡眠相位往前移(睡眠相位指的是开始睡觉到醒来的时间),让人早睡,女人一旦晚睡却还得早起,作息严重违背生理时钟,日复一日,发生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生理时钟长期紊乱,变成慢性失眠。 有些人为了想一夜好眠,下班后跑去运动,认为这样会帮助自己更好的入眠。这样会导致人的生物钟向后推移,因此更难以入睡。相反地,清晨的阳光会诱导生理时钟往前移,让人早点入睡,所以:女性失眠者更应该清晨运动,更要吃早餐。
错误二、枕头过高
从生理角度上讲,枕头以8~12厘米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头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头脑发涨、眼皮浮肿;过高,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
错误三、晚睡后,又晚起
如果出现加班非得晚睡,也一定要早起,而且要固定时间起床,因为起床时间是调生理时钟的重点。强迫自己接触清晨阳光,尤其天已亮,但阳光还不刺眼时:夏天约7点前,冬天约8点前。这时阳光有充足的蓝色光谱,有助调整错乱的生理时钟。
错误四、坐着睡
有些人吃饱饭往沙发一坐,打开电视沏壶茶,够舒服的。可能工作太累了,看着电视就睡着了,这就使第二大隐患出现了!因为坐着睡会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流到各脏器的血液也就少了。再加上胃部消化需要血液供应,从而加重了脑缺氧,导致头晕、耳鸣的出现。
错误五、枕着手睡
睡时两手枕于头下,除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还易使腹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时不宜以两手为枕。
错误六、对着风睡
人体睡眠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易受凉生病。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生卧露下。所以睡觉的地方应避开风口,床离窗、门有一定距离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