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淡水鱼类的统称,别称黄辣丁、昂刺鱼、黄骨鱼等,我国珠江、澜沧江、闽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水系均有分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黄颡鱼养殖技术吧!
一、鱼种论述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硬骨鱼纲
目 鲇形目 科 鲿科 属 黄颡鱼属
种 黄颡鱼 别称 黄辣丁、昂刺鱼、黄骨鱼、嘎鱼、黄蜂鱼
黄颡鱼是著名的经济鱼种,别称黄辣丁、昂刺鱼、黄骨鱼、嘎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淡水鱼类的统称。
二、生活习性
黄颡鱼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养殖,生存水温1~38℃,最适水温22~28℃,其中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及成鱼以水生昆虫、小型鱼类、虾类、底栖软体动物等为食,也吃高等植物碎屑、鱼卵、落水的陆生昆虫等,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三、鱼塘建设
黄颡鱼养殖池塘附近必须要有干净的水源,池塘水位要保持在2~3米以上,塘底泥土厚度15~20厘米;放苗之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可将水排干放置三周,放养前半个月往池塘内注水约15厘米深,然后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有条件的还要配备增氧机、投饵机等辅助设备。
四、鱼种投放
黄颡鱼苗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鱼苗下塘前用4%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灵活调整,若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生长速度且容易诱发疾病,放养密度太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鱼塘价值,一般每亩可放养15~35克/尾的鱼种2500~5000尾。
五、饲料投喂
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人工养殖必须驯食使其适应白天摄食,一般驯食1周即可改变黄颡鱼的摄食习性,投喂饵料时要“尽早开食、少喂多餐”,4月前后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5~9月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10月后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
六、水质管理
黄颡鱼快速生长离不开优质的水质,其一是定时给鱼塘增氧,每天下午两点要打开增氧机增氧,闷热天气的晚上也要开增氧机;其二是定期换水,换水时要先排掉约1/3的水,然后注入新水,换水频率因季节、天气等不同而不同;其三是定期消毒,常用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
七、病害防治
1、水霉病
【病因】水霉病的病原主要是水霉和绵霉,霉菌从鱼体表伤口皮肤侵入,寄生于表皮组织并繁殖蔓延,症状是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菌落,颜色灰白色或淡青色,容易引起死亡。
【防治】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以减少病原体,放苗时避免造成鱼体损伤,病鱼可用0.01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10分钟,或用800mg/L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
【病因】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小瓜虫,别称白点病,症状为鱼体、鳃盖等出现白色小点状囊泡,严重时鱼体表面如白色薄膜覆盖、体表粘液增多、鱼体瘦弱、游泳迟钝、浮于水面。
【防治】①每亩每米水深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公斤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2天;②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2克化水后全池泼洒,每3天1次,连泼3次。
3、锚头鳋病
【病因】锚头鳋病别称铁锚头虫病,病鱼体表可见锚头鳋,虫体四周组织红肿、发炎甚至溃烂,伤处鳞片被虫体分泌物溶解、腐败成缺口。
【防治】严禁病鱼入池,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病鱼用0.2‱(水温15~20℃时)或0.1‱(水温21~30℃时)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