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陆生节肢动物,别称天龙、百脚、吴公等,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常用中药材,那么,蜈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一、蜈蚣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二、蜈蚣的药用功效
1、熄风止痉:用于中风中经络之肢体活动不灵、语言障碍,中风中脏腑之人事不知、痰闭抽搐及高热抽搐、小儿惊厥、破伤风、颜面神经麻痹等证都可与僵蚕、全蝎等熄风药同用。
2、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3、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可治毒蛇咬伤。
三、蜈蚣的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伤。
2、止痉作用: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克,连服1、3、9天之后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纯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3、抗真菌作用:蜈蚣水侵剂对黄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殷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促进免疫作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5、化瘀作用:蜈蚣泡酒能治跌打,对于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肿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肿、止痛,同时对毒疮和无名肿毒也有良好效果。
四、蜈蚣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蛇伤。
2、《本草从新》:善走能散,治脐风撮口。
3、《本经》: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五、蜈蚣的药用禁忌
1、孕妇忌服。
2、《本草衍义》:畏蛞蝓。
3、《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4、《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六、蜈蚣的配伍应用
1、全蝎:全蝎熄风力强,蜈蚣搜风力胜,二者相须为用,同入肝经,熄风止痉倍增,兼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
2、朱砂:朱砂重镇安神,蜈蚣熄风止痉,二药相互为用,心肝并治,祛风止痉,镇静安神,治疗惊痫抽搐、小儿惊风,疗效优佳。
3、甘草:甘草生用,泄火解毒,蜈蚣攻毒散结,二者相须为用,攻补兼施,治疗外科疮疡毒肿,即能取效。
4、钩藤:二药合用,一长于平肝,一长于熄风,相辅相助,具有较强的平肝熄风、祛风活络、解痉止痛之功,常用于肝阳、肝风所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头面部痉挛抽搐疼痛等病证。
七、蜈蚣的药用选方
1、治风癣:大蜈蚣一两,乌梢蛇二两。共焙研细末,体强者每服一钱,弱者每服五分,日二次,开水下。
2、治蛇咬:白芷一两,雄黄五钱,蜈蚣三条,樟脑三钱。各为极细末。以香油调搽肿处,随干随扫。
3、治下肢慢性溃疡: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后,撒上蜈蚣末适量,用药膏覆盖,日换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4、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
5、治破伤风: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热酒调下。
6、治中风口眼歪斜:蜈蚣一条。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
7、治惊痫: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
8、治瘰疬溃疮: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
9、治丹毒瘤:蜈蚣一条,白矾,雷丸一个,百步二钱。秤、同为末。醋调涂之。
10、治蛇头疔:蜈蚣一条,雄黄二钱。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敷。
11、治便毒初起:蜈蚣一条。瓦焙存性,为末,酒调服,取汗即散。
12、治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条。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蜈蚣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蜈蚣入药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在平时应用到的情况也特别多,我们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