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鸵鸟雏鸟怎么养?鸵鸟雏鸟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方法介绍

  鸵鸟雏鸟的养殖是鸵鸟养殖成败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到鸵鸟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而在鸵鸟雏鸟的养殖过程中,还需根据其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方法。那么,鸵鸟雏鸟怎么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鸵鸟雏鸟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方法,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图:鸵鸟雏鸟

  一、雏鸟的生理特点

  1.温度:初生雏鸟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全身着生绒毛状的羽毛,缺乏御寒能力,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对温度反应敏感。到4月龄以上,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所以,育雏期要严格掌握育雏温度。

  2.消化:初生雏鸟消化系统不健全,其营养来源于体内残留的卵黄雏鸟在破壳前由脐带吸收卵黄卵黄重量达孵化出壳雏鸟体重的1/3,吸收于胃的卵黄可供给雏鸟出壳后4天的营养,但如果这段时间不供给饲料以补允营养,会造成雏鸟体重的减轻。初生雏鸟消化功能不健全,如果让其自由采食采食,很容易患卵黄囊炎,引起便秘或腹泄。所以,开食料应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

  3.外界环境:雏鸟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胆小,喜群居,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便精神不安,奔叫不止。所以,在雏鸟的饲养过程中,要创造安静的环境,防止外界刺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抗病力:雏鸟娇嫩,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如饲养管理不当,容易患病。所以,对雏鸟应精心饲养管理,提高雏鸟体质,并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图:鸵鸟雏鸟

  二、雏鸟的饲养方法

  从出雏至3个月龄的鸵鸟称为雏鸟。刚孵出的雏鸟在最初的24-72小时内,可通过本身卵黄囊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营养。但72小时后,卵黄囊营养逐渐耗尽,雏鸟开始进食。此时,理想的饲料是配合营养丰富的育雏料。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要高,需18%-20%,能量适中,易于消化。当缺乏专用的雏鸟料时,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等作为开食料。雏鸟达6周龄后,可在饲粮中补充压碎的谷实塑料、大白菜、萝卜等。雏鸟生长发育快,初生鸵鸟一般重0.8一0.9千克,1月龄体重达4一5千克,为初生重的4-5倍;2月龄为11一15千克,3月龄体重达25千克左右,为初生体重的25倍。雏鸟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在日粮配合时,除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满足外,应特别注意钙、磷的比例供给,以满足雏鸟对无机盐的需要,防止发生腿病。

图:鸵鸟雏鸟

  1.饮水:雏鸟出壳后,其腹中卵黄残留较多,卵黄中水分占到2/3,所以出壳后48-72小时不会感到缺水。随着雏鸟的呼吸和排泄粪便等损失水分,使体重不断下降,这时就需补充水分。在雏鸟开食前,先给雏鸟饮水,这样可促进雏鸟的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利于开食。初次饮水,水温应在24℃左右,可在水中加B族维生素、葡萄糖等配制成营养液,效果更好。雏鸟一旦开始饮水后,就应保持经常供给清洁饮水,不能断水。以后每天至少要更换水2-3次。每次换水要清洗饮水器,在以后的雏鸟饮水中,每周要加1次0.01%高锰酸钾水,对预防雏鸟的消化道疾病有好处。要注意不让雏鸟饮用雨水。

图:鸵鸟雏鸟

  2.雏鸟的饲喂: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俄,也不采食,所以不应强迫其采食,雏鸟腹中的卵黄提供的营养可以满足48一72小时的营养需要。在卵黄基本吸收后雏鸟才有饥饿感,试图采食,过早开食有害于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过晚开食会消耗雏鸟的体力,使体重减轻,变虚弱,影响以后的生长和成活。开食应在雏鸟孵出2-3天后,喂给混合精料。开食饲料要湿喂,不能干喂,要用水把粉料拌成湿料,在雏鸟群中放人1-2周龄的雏鸟,引导雏鸟开食,雏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可很快学会采食。开食时要注意使每只雏鸟都吃到食料。开食1周以后混合精料可不再拌湿,因长期喂湿料容易导致雏鸟消化不良,可喂给于而破碎的颗粒饲料。颗粒饲料的饲喂要定时定量,不能让其自由采食,否则会诱发雏鸟卵黄囊炎,引起便秘或腹泻。一般雏鸟每天精饲料的喂量应占体重的1.5%-3.0%,以后随着雏鸟的生长而逐渐增加。混合精料每天喂3次,每次的饲喂量为全天喂量的1/3,一般以雏鸟在半小时内采食完为宜。除喂给精饲料外,雏鸟还需喂给切碎的白菜叶、莴苣叶、苜蓿戈或三叶草叶、胡萝卜丝等。但要特别注意,青饲料在饲喂前要用清水洗净,展好用清水附泡5一10分钟,以防青饲料沾有农药,待水干后切碎饲喂。不能喂给茎秆,因雏鸟饲喂茎秆容易造成胃阻塞,可把新鲜的苜蓿扎成捆,叶朝下吊在运动场或鸟舍内,高度与雏鸟的头等高,让雏鸟采食叶子,这样会留下茎秆。饲喂的青饲料一定要新鲜,枯萎的饲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晚上雏鸟休息后,可以不喂饲料。青饲料一般每日喂4一5次,每次饲喂前要把食槽中剩余的饲草饲料清除干净。要对雏鸟的饲喂量、采食量、食槽中的剩余量称重记录。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量,以防供给精料过多,雏鸟超速生长,引起腿的疾病。

  【小编结语】温度、消化、外界环境和抗病力是鸵鸟雏鸟不可忽视的生理特点,在养殖过程中还需多加关注。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鸵鸟雏鸟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方法,大家都了解了吗?

  鸵鸟雏鸟怎么养?鸵鸟雏鸟的生理特点和饲养方法介绍|鸵鸟|雏鸟|生理特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雏鸟  雏鸟词条  鸵鸟  鸵鸟词条  饲养方法  饲养方法词条  生理  生理词条  特点  特点词条  
养殖蜜蜂

 蜜蜂春繁为什么要保温?

1、避免冻死工蜂蜜蜂生存的最适温度为15~25℃,气温长期低于12℃(中蜂为10℃)时蜂群结团以御寒,若气温低于10℃(中蜂为8℃)工蜂可能受冻而死,因此春繁时...(展开)

养殖养牛

 春季怎样养牛?

春季温度、湿度比较适宜,是牛春配、春防、春治、春管的至关重要时期。春季气温差异较大,牛的发病率很高。根据历年来农户耕牛发病及死亡率情况调查,阳春2-4月份,牛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