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江流域棉花生产仍以杂交棉种植、营养钵育苗移栽和人工采收等传统植棉技术模式为主,已不能适应机械化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如何稳定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植棉效益、促进棉花农业现代化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考题。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彭泽县举行了长江流域油(麦)后直播棉花新技术模式现场会,来自长江流域四省市的棉花研究、种植专家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自2011年以来,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引进了系列早熟棉新品种进行了系列的试验示范,特别是在早熟棉直播连作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在彭泽县棉船镇和芙蓉镇示范田看到,经过早熟棉油后直播栽培技术棉田的棉花不论是每亩棉花成铃数、单铃重量还是籽棉产量都高于传统种植的棉田。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所长陈宜说,棉花直播是针对我省的棉花生产特点以及棉农需求,本着棉农增收节本的目的,探讨出来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在江西我们的棉区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据我们实验研究,亩产可以达到增收5%左右,同时能够降低成本100至200块钱,那么对我们棉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受益,现在国家对我们这一块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全国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副所长张西岭认为,这项技术具有扩大推广的良好前景。“这个早熟直播棉改变了长江流域的以往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省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与传统的种植模式不减产,目前江西在这种模式研究方面我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对发展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发挥很大的作用,对稳定长江流域棉区的棉田面积将会发生不可估量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