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红小豆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随着红小豆种植年限的增加,其病虫害也在逐年加重发生。为了能使红小豆的产量达到稳产、高产,让广大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我们农技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对红小豆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1 红小豆病害 

我县红小豆发生的主要病害是锈病。发生的时间一般在8月中下旬,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1.1 红小豆锈病 

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危害叶柄和种荚。开始叶背面生有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破裂,散出红褐色粉末,后期形成黑色孢子堆,使叶片变形脱落。种子上染病也产生孢子堆,但不能食用。有时叶正面也产生凸起的褐色粒点,为病菌的性子器;叶背面产生的黄白色粗绒状物为锈子器。发病规律:红小豆锈病是由锈菌引起,本菌是专性寄主性菌,只危害红小豆,我国北方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日均温度21-28℃,经3-5天,孢子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侵入红小豆危害,连阴雨条件下,容易流行。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天次。 

2 红小豆虫害 

红小豆生育前期常遭蚜虫危害,造成卷梢、卷叶,影响蕾荚的正常生长发育。可采用乐果乳剂喷雾防治。遇干旱易发生红蜘蛛危害,轻者叶变黄,严重时叶脱落甚至枯死。可采用阿维菌素防治。中后期常有豆荚螟虫蛀食豆荚,应视虫情,适时防治。 

2.1 红小豆豆荚螟 

又叫豆螟蛾、豆卷叶螟等,属螟蛾科。危害症状:幼虫紫红色,以幼虫危害叶、花及豆荚,还能吐丝卷叶,在内蚕食叶肉,造成落花、落荚。同时以幼虫蛀食豆类作物的荚果种子,早期蛀食,易造成落荚,后期蛀食豆粒,并在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的豆荚豆粒味苦,不能食用。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发生规律:红小豆豆荚螟1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域而异,在我县只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白天栖息在寄主植物或杂草叶背面或阴处,晚间活动、产卵,有趋光性。幼虫可转荚危害。一般转荚1-3次。防治方法:选用早熟、丰产、结荚期短、少毛或无毛的抗病高产良种;适期播种,使结荚期避开成虫产卵盛期;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用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或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或5%锐劲特胶悬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或40%灭虫清乳油,每667m2用30ml,对水50-60Kg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根据虫情喷1-2次,对孵化期的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 四纹豆象 

危害症状:红小豆的四纹豆象主要危害老熟豆粒。在田间,虫卵散产于老熟而开裂豆荚内的豆上,或即将成熟的豆荚外部,在仓内产卵于干豆粒上,它和绿豆象的习性很相似,只不过寄主比较单一。防治方法:红小豆脱粒后,要立即装袋贮藏。豆粒干后,可用丙溴磷等化学药物进行熏蒸,以杀死虫卵;留种用的浓度可适当降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小豆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红小豆  红小豆词条  病虫害  病虫害词条  防治  防治词条  发生  发生词条  技术  技术词条  
粮食

 再生高粱-泸杂四号栽培管理技术

今年,重庆市承担了该市优质再生高粱基地建设项目,全市实施2万亩,品种主要选用杂交种----泸杂四号。该品种株高约2米,长势旺盛,茎杆粗壮,中散穗型,抗倒伏,再生...(展开)

粮食

 豌豆苗种植方法

豌豆苗叶色翠绿,叶肉厚,纤维少,梢叶嫩,是冬春菜中的珍品,是绿叶菜中营养价值高的无公害保健蔬菜,很有发展前途。那豌豆苗如何种植呢?接下来农业之友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