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是一种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中药材,入药部位主要为植株块茎,有着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作用,且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不过白芨的种植面积虽广,种植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管理技术,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种植失败的,所以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秋冬季种植高产白芨的管理技术和田间种植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1、中耕除草
白芨的植株是非常矮小的,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后期几乎分辨不出白芨与杂草,并且白芨的营养吸收能力较弱,抢夺不过杂草,因此一定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每年除草不得少于三次,除草时还要注意避免伤到白芨根部,导致反而进一步影响白芨的生长。
2、水分管理
白芨是喜水的植物,且适宜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在种植中的水分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种子发芽出苗,保证土壤处在湿润的状态,然后根据白芨的生长调整浇水量,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时要缩短浇水频率,每天至少要浇水两次,浇水不可大水漫灌,避免白芨涝害,遇到多雨天也要注意排水,田间积水可能会造成白芨烂根腐烂,引发病虫害。
3、适时追肥
白芨对营养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每年的追肥次数也不得低于两次,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肥料吸收,促进白芨生长,每次追肥都可与中耕除草一起进行,第一次时肥料以粪水为主,然后添加适量的硫酸铵。第二次以过酸磷钙为主,与农家肥混合使用,第三次便是腐熟农家肥了,要注意的是追肥要以少量多追为主,既要保证满足白芨生长所需营养,又要防止白芨出现肥害。
4、控制光照
在白芨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光照的调整,在生长前期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小,在育苗移栽的第一个星期内至少需要遮光70%,后面则可调整至一半左右。另外,在温度较低的秋冬季时则要适当的光照直射,促进白芨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植株内光合物质积累。
此外,在冬季时由于温度过低,所以还要做好越冬工作,可进行适当覆盖地膜,不过两天左右便需要将其揭开一次,促进通风换气,然后再将其覆盖。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对白芨的生长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