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作品(香兰)
【盆景君按】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是由广东省盆景协会创办的一个著名展会品牌,自199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第十一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于2016年在台湾省彰化县举行,是台湾自光复以来,七十年间首次公开展出来自祖国大陆的盆景作品,意义深远。著名盆景大师黄泗山先生是宝岛卓有影响的盆景理论研讨及艺术创作大家,主持此次博览会的评审事务。本文深入研讨台湾盆栽与岭南盆景艺术的异同,对于海峡两岸的盆景艺术交流,以及即将于本月20日在中山古镇举行的第十二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都有借鉴意义。
▲蔡显华作品(朴树)
相 见 欢
撰文丨黄泗山
很难得的机缘,感谢很多人的奔走努力,台湾方面如中华盆栽艺术总会总会长颜明道先生、陈苍兴董事长、陆委会主委王振声先生、科博馆严新富博士等,由于许多人尽心尽力、沟通协调,才能克服作品的征集、运输、检疫、布展等总总困难,使来自广东岭南派的八十八件盆景作品,可以在彰化县溪州公园的冷气房中,让我们轻松浏览,尽情领略岭南盆景的趣味。这种划时代的展出,对于习惯日本盆栽、台湾盆栽的我们,不管是审美情趣或创作手法,难免会有冲击。本文谨略抒浅见,以感谢促成展览得以实现的许多盆栽先进。
▲罗汉生作品(垂叶榕)
▲林伟栈作品(垂叶榕)
本次博览会的评奖,依据协调会的决议,台湾部分与粤港澳部分以展出件数的40%得奖率,分开产生各自的金奖、银奖、铜奖。评审方式采用台湾目前通行的勾选方式,逐次勾出奖项。
▲曾安昌作品(榆树)
▲黄柱荣作品(博兰)
评审之前,由两岸的评审委员交流各自的评审重点,台湾部分由詹益隆老师、王荣老师、黄经洲老师、许文认老师,分别就树种、环境、造型、比例、造枝、年功、意境等方面抒发意见。广东方面,谢克英老师认为“盆景”是“天人合一”的作品,在自然(“天”)的素材上,加入“人”的创作,从根盘的稳固、老态,枝干的变化、比例,到布局与成熟度(成品度);并强调岭南盆景以剪为主、扎为辅,成品树是不能带铝线或绑扎物的。陆志伟老师则主张素材良窳为决定因素,强调盆景的基本功,并顾及技法、难度、成熟度。徐闻老师则指出岭南盆景的千姿百态不定一格,枝干变化与比例调和应兼顾,他推崇岭南派前辈陆学明大师的“大飘枝”创举,使岭南盆景在飘枝、垂枝、跌枝的创作上形成特色。王金荣老师则从“品”字形出枝与“截干蓄枝”的技法,使枝的线条具备上下左右的变化,并说明岭南盆景着重将国画的虚实、争让、聚散、顾盼等技法,融入盆景的立意构图,以展现诗情画意。
▲王景林作品(朴树)
▲梁洼棉作品(罗汉松)
从岭南盆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印证评审老师的说明,并看到岭南盆景与台湾盆栽在立意构图、造枝技法与审美情趣上的通同处与各显精彩处。本文即就一般品鉴盆栽之美的四个面相,即:自然美、造型美、苍古美与意境美,四方面略抒浅见。
▲罗小冬作品(东风桔)
▲赵德良作品(木麻黄)
就“自然美”来说,双方都主张“师法自然”。台湾重视的“自然”是树种的“自然树态”与化除人为斧凿的“不露作手”。比如榉木盆栽的典范是挺拔高举、圆干无伤、枝桠条畅;柏树盆栽则是蟠曲捻转、白骨嶙峋、叶态统一。岭南盆景则在“师法自然”之外,更讲求“高于自然”。在不违逆自然树性的极限下驰骋创意,展现出来的作品有简洁、随意的“素仁格”,也有夸张个性的“大跌枝”,更有逆风而上的“动势盆景”。
▲吴成发作品(博兰)
▲陈昌作品(三角梅)
就“造型美”来看,双方都认为树木盆景原本就是表现“形小相大”,在一定的尺寸内(华风展的高度,从盆面算起100公分以内;粤港澳台则是树高连盆不超过150公分),尺寸虽小却要显现参天巨木或苍老虬劲的树相。
▲何伟源作品(九里香)
▲汪尚星作品(三角梅)
台湾的“形小相大”展现在“大树缩影”的意象,立意构图较受西方美学影响,强调安定、调和、均衡、统一、变化、比例、律动等;从根盘分布与树形重量在力道上的安定感;头径粗细与树幅比例要有调和感;枝干大小与基本架构显现律动感;叶态、花果或寒枝具备统一性。在枝干线条及叶团空间的配置上,也多从透视的角度去安排,避免重叠、交错、紊乱、呆板,并注重枝梢的清秀流畅,细密却要通风透光。这些理论的原创,归功于张武德老师的“不等边三角形出枝原则”,而具体呈现在吴建章先生、萧昌熙先生等人的作品上。但大部分的台湾盆栽作品,为求快速成品,往往重外观而轻内涵,重肥、强剪、多芽并用,往往从“面”的考量重于“线”的考量,形成像油画般丰富、饱满、浓密、华丽的树态。
▲吴建章作品(毛朴)
▲黄就明作品(雀梅)
岭南盆景对“形小相大”则强调“缩龙成寸”。不论什么树种,都注重枝干线条的跃动、变化;并试图将国画的技法表现在布局与造枝上。布局方面如善用虚实、刚柔、争让、聚散、隐显、巧拙、屈伸等,在对立的统一中,交汇融合,使树形生动。在造枝上也大胆运用“鹿角枝”(锐角出枝)来表现飘逸,“鸡爪枝”(横向出枝,细梢向上)来表现苍劲,“蟹爪枝”(下垂出枝,图五 )来表现老态。为了可以欣赏枝干的线条变化,杂木盆景往往用“脱衣换锦”的方式,以寒枝来呈现,或在稀疏的叶片点缀下,展现清疏明朗、生动多趣的线条美与空间美。
▲黄柱荣作品(博兰)
▲薛最常作品(黑松)
就“苍古美”来说,双方都重视盆养的年功。台湾较重视的是老年树的树态,从根盘到枝干的段落、皮性、干筋、舍利,在注重肥培的环境下,展现丰腴富丽的老龄树态。岭南盆景则像在严苛的奋斗中熬到晚年,根、干、枝都在累累伤痕下,一顿一挫地不停转进,展现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又因地利之便,古树配古盆,使岭南盆景在用盆上丰富而精彩。
▲陈昌作品(博兰)
▲梁志坚作品(三角梅)
最后就“意境美”来说,双方都将“境生相外”的无形趣味,视为盆栽美的极致。台湾盆栽在意境上较倾向触发观者,联想到立地环境的自然图景。在饱含“野趣”的作品前,或如置身旷野平原,或如亲临山涧水涯,或如沉浸在古剎老宅中,使人宁静谦卑、清虚舒坦。也或许由于盆树的造型风格与传承,使人联想到一些老友、一段往事,温馨而亲切。岭南盆景在意境上则个性强烈,一树一故事,容易触发观者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坚轫,在提根露爪、马眼点缀,甚至盆面的装饰提点下,充满更多的“画趣”,使人如入山水画中,同天地俯仰,与山僧同坐。透过“题名”更扩张了“诗情”;可以是“紫霞仙子下凡间”,也可以是“回眸一笑满园春”,更可以只是“共唱和谐” 。由树的形相,兴发“诗情画意”,原就是岭南盆景的最高境界。
▲陈昌作品《回眸一笑满园春》(三角梅)
▲陈昌作品《紫霞仙子下凡间》(三角梅)
▲王景林作品《共唱和谐》(九里香)
日本的盆栽大师木村正彦先生曾从中国的大山大水中,得到灵感,创作出长江三峡趣味的桧木合植,九寨沟趣味的真柏附石,并说“文人树并不是某种形状,而是一种境界”,“做文人树就是要像李白那种浪漫不羁、自由豪放的样子”。另一位盆栽水石大家小林国雄先生也说:“现在日本的盆栽,在造型上趋向同质化,没有新意。我认为只有中国具有生动线条美的盆景,才属于本质上的盆景。”大师之所以为大,就在海纳百川的胸襟,他们从中国的山水、诗词与书画线条中汲取养分。同文同种的我们,在共同的诗文书画熏陶下,面对台湾盆栽也日趋“同质化”、“模式化”、“华丽化”与“细密化”的瓶颈,是否可以因为亲睹岭南盆景的作品,在树种、树高、树形及立意、布局、技法上,得到一些启发?让我们可以从“自然、大树、缩影”的模式中,打开一扇“诗情画意”的窗口,在“写实美”之外,开拓出另一番“写意美”与“线条美”。
▲黄继涛作品(东风桔)
【作者简介】 黄泗山,台湾南投人,1957年生。BCI国际盆景大师。中华盆栽艺术总会技术顾问、评审委员兼执行秘书,主持第十一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评审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