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这个,想提醒下,就是现在很多作假的人发明了个词,叫优化
比如,一半麻一半不麻的,他们给烧上铁锈,把麻挡住
再一种就是这样的,鸡骨白缺肉的位置给你补上,然后再修磨成完整的。所以买这类东西比买干净的东西更费眼
昨天看大家聊这个网格来着。顺着昨天说春秋的那个绞丝网格,说说这个
图库看多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问题,就是汉代的剑饰、龙一些这种小网格并不是很典型。其实这里我们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来源是阴线的变化。
昨天聊到了阴线春秋最严谨,战汉随着工具的先进和文化礼制开始混乱,战汉的玉器线条明显的随心所欲的多了。
这是起点
那么体现在比较复杂的纹饰上,也会有这种略微的变化。
但是这个变化一定是建立在其他九成九的工艺都对的基础上的,同时这个略微变化的位置的不典型也要具备整体一直的工艺加工痕迹。
这样才能判断这个东西到底对不对,而不是因为一个小的局部的不典型,去推翻整体。这是一个度。对玉器整体痕迹掌握之下需要平衡的那个度。
大家可以看这个位置
右边网格的做法,如果是春秋--战国中期,一般都会阴线接阴线,但是这个没有做到,快到阴线的时候提刀了。
这个位置的不典型,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观察点放到其他阴线上去看。
其他三个标记的地方,除了左下那个月牙的两条线比较锋利,其他的线均体现出了和常规阴线比起来宽一些的状态
但是,这个宽同样是严谨的修磨的宽,是反复加工的宽,因为在图上可以看到沟边,沟底有了变化
但是那俩月牙线就没有再次修磨,因为他不是主线,这和常规的剑饰上的做法是一致的。
那么其他的线条没有破绽,我们再反过来看右侧的网格
现在的砣具是高速的电动砣具,以前的砣具是原地反复旋转的,两种不同的加工痕迹,电动的是不断向前,原地的是反复碾磨,向前的可以改变方向,原地的不会改变方向,这是工具限制下的核心痕迹。右侧的网格,我们可以看到连续接续的痕迹,砣具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
那么从这个点来说,右侧的网格虽然不是典型的做法,但是工具和其他阴线的工具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我们就不能因为形制的不典型而去推翻工具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大家可以反复理解下
形制不能推翻工具。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不典型的造型,那么做成这个造型的工具到底是不是原始的砣具,这里一定要把握住,否则就会让型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战汉的剑饰,尤其是剑坠这类东西,有力度非常好的,这件就属于不错的,两条线非常的硬朗的。结合反光的皮壳非常典型,那么我们就基本可以判断这件东西是真的,唯一要小心的就是是否在重钙化的位置优化过。
看这些线,基本全是一个做法,砣具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只有型的变化
然后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做这个剑饰的时候,砣具工人已经可以用的随心所欲了,各种线条处理都是游刃有余。
宽窄随心,那会的人就是这么牛逼。。。。。
高古玉距离一般人太远了,所以最好的渠道就是多看图,形成直观印象
用自己的知识去观察馆藏,知识与馆藏贴合起来,才是唯一的学习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