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次不是因为安全事故,而是因为据传滴滴 2018 年亏损高达 109 亿,裁员超过 2000 人。
这让我们不禁要问,滴滴怎么了?
从 2016、2017 年接连合并快的、 Uber 的风光无两,俨然成为行业老大;
再到 2018 年,因安全事故处在风口浪尖……滴滴现在这是在“哭穷”吗?
我个人没有所谓的内部消息,也没跟程维沟通过,我从这些大家已知的公开消息中推断——
滴滴不是在“哭穷”,而是“真穷”。
1.大环境的叠加影响
滴滴作为一家个体企业,已经在出租车、专车、顺风车(目前业务暂停)……做到老大的地位,甚至连代驾服务等“泛打车”领域,也都囊括其中。
按说,滴滴早已获得了绝对领先的地位,可为什么还赚不到钱?
因为大环境所致吗?
2018 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发现很多企业在 2018 年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时我还写了一篇文章,点击阅读
大环境不好,对所有公司都有影响。滴滴身处链条之中,被各种因素叠加影响。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上班族受到影响,他会觉得打车不如地铁、公交省钱,用车次数必然减少。
除了大环境原因之外,滴滴的亏损与它所处的行业、所选的策略……以及在安全问题爆发后做出的反应,也有着密切关联。
2.滴滴还没探索出稳定的模式
滴滴在过去的几年,是典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策略,不赚钱、甚至贴钱。
在互联网领域,大家有个基本的信仰,就是用户数只要到了足够的规模,那赚钱肯定不是问题。
比如 QQ,做大后还不知道怎么赚钱,没想到后来开始赚钱靠的是 QQ 秀和移动梦网……
所以滴滴刚开始打这场仗的时候,想的也是先把用户拿到手,并不真的考虑未来怎么赚钱。
再接下来,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还会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过渡期”。
“过渡期”内,会有很多制约因素,包括不能伤害曾经好不容易获得的用户、保证用户体验、要充分发挥创造力、找到增值……希望能建立起用户喜欢的盈利模式。
目前,滴滴其实还处于“过渡期”阶段,互联网公司的创业策略,就决定了它不会那么早盈利。
3.安全问题的持续影响
滴滴在 2018 年,过得非常的不顺,遭遇了 3 起重大安全问题,企业声誉受到了破坏性的打击。导致滴滴的大量用户流失,交易量直线下降,处于“过渡期”的滴滴遭受了巨大损失。
滴滴也围绕安全做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顺风车业务仍在暂停,陆续上线了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号码保护、行程分享、行程录音等安全功能。
我记得有段时间,晚上 22:00 以后,滴滴还停运过一段时间。
这肯定大幅增加成本,有损业绩。这些补救措施,说明滴滴把安全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我个人非常赞赏。
但业务暂停、人员整顿也意味着滴滴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和公关成本。
所以,年底交了不好看的成绩单,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为安全付出的成本,或者说是在补以前落下的课。
4.来自投资人的压力
投资人提心吊胆地投了这么多年,现在都成行业老大了,居然一年还亏 109 亿?!
能顶住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做了很多跟安全相关的事情,滴滴这些举动终究是值得尊敬的。
其中一定有来自社会的舆论压力,但也有价值观的体现。
毕竟其他很多互联网公司,不管社会舆论如何,还是拼命地去赚钱。
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里,创始人都是心怀梦想的企业家。
他们有野心,他们不差钱,他们心中装着更大的梦想。
这股力量,牵引着这家公司以用户为中心,不停创新,走向伟大。
但是,牵扯这些公司的还有一股力量,来自股市,来自董事会,来自 CFO ……
今年业绩怎样?这个季度怎样?这个月怎样?
什么,做不到?别和我谈梦想,我不管你是不是不择手段,必须做到。
做不到?那就干掉呗!
梦想向上,业绩向下。
越高层,越谈梦想,越谈初心;越底层,业绩压力越重,越举步维艰。
底层的不择手段,养活了高层的远大梦想,我把这个称之为“双螺旋扭曲力场”。
这种力场,如果不能一方战胜一方,就会永远病态;只要一方获胜,病就会好。
今天的滴滴,就是梦想战胜了业绩,所以我觉得要对今天的滴滴报以尊重。
5.2019年滴滴会怎样
说完滴滴的 2018,那么 2019 年滴滴还会继续亏钱吗?
如果说 2018 年是寒冬的话,我并不认为 2019 年会更好。
我认为 2019 年经济环境会更严峻,点击阅读
虽然环境可能并不会更好,但恰恰是那些好公司的机会。
更严峻的商业的环境,会让那些本来随便努力一下,随便做一做就能赚点钱的那些公司,遇到更大的挑战。
这其实是让那些真正拥有战略思考、有管理能力的公司能脱颖而出的机会。
总之,祝福。
祝福滴滴早日走出“过渡期”,我们需要梦想战胜业绩的滴滴,需要把安全放在业绩之上的滴滴。
图片:全景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