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和微信之间围绕网购平台的“战争”继续升级。继8月1日屏蔽掉已具备支付功能、有可能成为自己强劲对手的微信公共账号后,淘宝昨日宣布,将在1个月之内,全面屏蔽能够指向其他网购平台的外链二维码图片。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淘宝没有明言针对目标,但此举主要就是为了“封杀”微信等应用软件的购物平台。
这意味着,淘宝的网购用户,将不能通过扫描淘宝网店中的产品二维码,自动链接到店主的微信公共账号或者微信上的产品网页,从而杜绝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完成支付、购买产品。
“看来还是得花钱单独买广告位了。”一大早,看着自家店铺里不少图片的外链二维码图像已经变成了刺眼的红叉,开淘宝网店还不到半年的刘琳琳无奈地说。和朋友合伙在淘宝上开了家“花哆哆”花草茶店,本金不过才2万来块钱,她的店仍处在创业初期的推广期。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淘宝店,刘琳琳在网页设计上费尽了心思。在店名Logo旁,她特意把自己微信公共账号的二维码贴了出去。“身边朋友都用微信,推广起来更方便。”
不过,淘宝网昨日的一则公告打破了很多店主的这一“如意算盘”。
在这份公告中,淘宝表示将在1个月内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对于已经发布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淘宝给出了1个月的整改期。所谓外链二维码,也就是指通过扫描二维码能指向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的非淘宝链接。
具体时间表上,8月9日起淘宝网中新发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将无法使用。对于已发的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淘宝网给出了1个月的整改期。整改期内淘宝会逐步冻结这些图片,但不作商品删除、扣分等处理。9月10日后,如果商户发布外链二维码图片,将会被当做滥发信息行为进行扣分处理。
这也意味着,以后淘宝卖家在自己的网店上只能出现淘宝商圈里的内容,想要借淘宝链接到自己在微信等平台的商品,将不再可能。昨日,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出于网络交易安全的考虑。“我们发现,部分卖家通过外链二维码图片形式绕开淘宝正常交易流程,以达到发布广告信息甚至诈骗的目的。”
在淘宝网提供的一个案例中,一位淘宝买家通过一个“卖家”留在淘宝网店里的外部社交网站二维码信息,添加了“卖家”在那个社交网站上的公共账号。按下“购买”键后,钱款通过即时到账的方式打到了“卖家”的账户里。可是当买家发现商品迟迟未到货,才注意到“卖家”在外部社交网站的那个公共账号消失了,原来这是“卖家”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
对于淘宝的解释,不少卖家却并不买账。“店铺中不让出现二维码,淘宝为何越来越封闭了?”在淘宝已有些年头的“男人袜”CEO陈伯乐无奈地表示。
阿里腾讯抢夺移动支付入口
尽管淘宝把外链二维码的范围扩展至除淘宝网之外的任何链接,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以微信5.0支付功能发布为导火索,阿里、腾讯两家早已开始了频繁的短兵相接。“这一次也并不例外,依然是两家在搭建自己的护城河。”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对记者说。
就在8月5日,新浪微博宣布与阿里巴巴账号互通,用户使用新浪微博账号将可在淘宝购物,同时使用淘宝账号也可发新浪微博。在此前短短不到24小时之内,阿里就停止了与微信相关的应用在服务市场的订购。没了后台数据支撑,微信上看不到购买量、商品评价等关键信息,想要把淘宝店开到微信来的卖家们势必要在微信和淘宝中“二选一”。
腾讯同样“礼尚往来”微信近来在大张旗鼓地“清理”营销类账号,其中大多是接淘宝广告的公共账号。微信方面表示,目前正在调整公众账号的推送形式,但未透露具体有多少账号受影响。
“微信目前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流量集中平台之一。”鲁振旺表示,对电商平台而言,流量就意味着销售渠道,微信的壮大自然会让做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开始紧张。
目前来看,能够直接在微信内实现“闭环支付”、不用跳出微信平台的微信支付功能主要包括微团购、麦当劳、QQ充值等微信公众号,以及二维码、条形码扫描等环节。“对于消费者而言,微信支付的便利性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鲁振旺表示,可以预见,会有大批微信公共账号希望通过腾讯审核,加入微信支付的行列,这其中并不能排除已在阿里系有所露头的商家。
业内观点
“动辄屏蔽”非竞争良方
“移动互联网目前仍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我们鼓励竞争,动不动就屏蔽对方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闪聚传媒CEO刘兴亮对记者说,作为平台提供方的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佬相互屏蔽对方渠道,最终会伤害中小卖家的利益。
事实上,这样的“屏蔽”早已有之。2008年9月,淘宝宣布彻底屏蔽搜索引擎百度,自此淘宝网店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度工具”的身影,淘宝方面的解释是,百度的竞价排名为不良商家的欺骗活动提供了便利;上个月,淘宝宣布外部域名图片链接将无法编辑使用,意图封杀站外云图片处理商……
“盘子做大了以后,想要建立自己的生态圈,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刘兴亮表示,目前以微信为利器,腾讯已经开始威胁阿里在电子商务上的头把交椅位置。“相较于电脑端,阿里自身的手机淘宝做的并不太出彩。在拉拢微博、发力自身‘手机淘’端口外,阿里自然会忌惮流量外流。”
刘兴亮表示,阿里、腾讯等“平台商”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如何让内容多样化、避免纯粹屏蔽式的“封杀”,是相关方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