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心理暗示,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很多人对心理暗示的作用一定不陌生,但是它的作用究竟能大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个小男孩从小就成绩不好,但是她妈妈每次开完家长会回来都说他比之前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就是依靠着这样的鼓励,这个男孩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文章的内容真实性无从判断,但是无非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正是因为妈妈持续不断的正向激励,让本来成绩不好的儿子持续得到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自己一直在进步,即便他逐渐长大明白了母亲的苦心,他也有了不辜负母亲期望的斗志,依靠着自己并不差的这种心理暗示终于走向成功。

现实中的我们可能很难发现这种心理暗示的例子,但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一定不能忽视,我自己曾经就在一场培训中看到了心理暗示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情况。

这场培训是为了发掘公司里的高潜人才,我作为一名高潜人才的评估师“混迹”于培训成员中。一整天的培训有各种各样的环节,比如分组完成任务、讨论、学习、分享等,而我则是扮演观察员的角色,通过持续观察一个小组成员的各种表现来判断他们属于什么类型的高潜人才,以及相应的优缺点、学习敏锐度等。

我所在的小组一共有6名成员,有两名成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两个人在上午和下午的表现几乎发生了极大的逆转。这两名成员一男一女,男的我们姑且称为A,女的称为B。

在上午的培训阶段,第一个主要的任务是6名团队成员利用若干意大利面条、胶带、棉线和剪刀这些道具在18分钟内在桌子上建立一座塔,塔要尽可能高,而且在塔尖要放一颗棉花糖,并且在时间结束后要至少稳定站立1分钟。这样的小任务主要是考验团队配合,以及在时间、任务难度等压力下的各种表现。

任务一开始男A就主动跳出来担任了一名团队领导者的角色,他很果断地安排其他几名成员的任务,有的计时,有的设计塔,有的绑面条,有的剪线和胶带等。大家在他的安排下开始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过程中也有一些争论和质疑,但是A都是主动做决策,表现出了很强势的性格。而女B几乎只是一个辅助角色,很少提出意见,基本上大家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最后这个小组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这个带有游戏性质的任务结束后,培训老师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和分享,在讨论过程中男A继续承担了一个主导的角色,他挨个让其他几人发言,并且让女B做记录,女B很认真的将大家的发言写到白板上。最后分享的环节男A也代表小组做了总结发言。

整个上午还有一些其它的培训环节,基本上男A在6个小组成员中很积极的跳出来,成为了一名自然领袖的角色,而女B则是一直处于一种不自信的状态,在各个环节都是处于一种辅助型的角色。

但是到下午的培训环节就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因为下午的时候老师给了每个人发了一份关于领导力的评估报告,原来这些参与培训的成员每个人在之前都做了一份线上的评测,通过回答一系列的问题然后由培训机构分析出属于什么级别的领导力。

男A的评测结果是专家的早期,这是一个比较一般的领导力水平,而女B的评测结果是实干家的后期,这在整个培训班级30多人中处于较高的水平。男A的领导力评估水平在小组6名成员中属于倒数第二,仅仅比另一名女同事高一点,而女B则是6名成员中的第一,而且比其他人要高出不少。

等大家分享完自己的评测结果后,整个小组的氛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是在接下来的几个培训环节中男B已经不再像上午那样主动扮演团队领导的角色,甚至出现了一些退缩的情况;其次女A开始变得非常主动起来,不仅开始组织小组的集体讨论,还主动上台做分享,让人感觉变了一个人。

在一些分享环节,男A的发言开始受到团队成员的质疑,有的成员甚至开始对他有很严厉的点评;而女B从上午唯唯诺诺的辅助型角色也开始主动点评别人,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就这样,男A的自信持续被打击,而女B的自信持续被增强。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一整天的培训结束。

我觉得发生这样的反转很有意思,归根结底就是源自于那份关于领导力的评测报告,因为按照培训老师的解释,每个人都有三个自己,一个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一个是自己眼中的自己,还有一个是真实的自己,而那份评测报告就是反应的就是真实的自己。于是男A从评测报告中得到的心理暗示是原来真实的自己跟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有比较大的落差,自己没有那么好;而女B则是从评测报告中得到的心理暗示是原来真实的自己是这么强,原来真实的自己别真实的其他人都厉害。

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暗示让两个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影响到了下午培训的各个环节,两个人的举止动作、语言神态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逆转。我甚至觉得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作用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后续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求一些心理暗示,比如看什么星座运势、算命,做各种在线的小测试,这些结果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自己。有的人甚至在生病的时候选择信佛、信教,这其实都是在给自己找心理暗示

我想起了去年梅姨(梅丽尔 · 斯特里普)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跑调天后》中饰演的弗洛伦斯·福斯特·詹金斯一角。弗洛伦斯是一名歌艺不精,但是又极其向往歌唱艺术的女性,她在丈夫和钢琴伴奏,以及朋友的好意欺骗下,一直得到了自己很会唱歌的心理暗示。她很早就被前夫传染了梅毒,在当时青霉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感染梅毒就相当于得了绝症,而她正是因为自己有很会唱歌的心理暗示,保持积极的心态生活,病情一直没有发作。后来她不会唱歌的事实还是被乐评人登报发表了,虽然她丈夫试图买光所有的报纸继续隐瞒下去,但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巧合,弗洛伦斯还是发现了报纸上的真相,紧接着就突然发病并去世。

应该说心理暗示在很多时候能给当事人带来一些正向或负向的激励,而这种激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事人的思想、言行,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事情的结果。但是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而不能统一归结为心理暗示的结果。

上面举的男A和女B的例子,如果男A一直因为评测报告给了他负向的心理暗示,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以后在职场中的发展,同样的,女B如果因为评测报告给了她正向的心理暗示,她更加自信积极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那么也可能会影响她以后在职场中的发展。但是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一个人最终能在职场中获得怎么样的发展也是多种因素、机遇综合的结果。至于有的人生了重病不进行及时正规的治疗,而想通过心理暗示来治愈疾病可能也是收效甚微,但是心理暗示带来的积极心态一定会对恢复健康或者延缓病情有一定帮助。

所以,心理暗示在某些时候的确能让一个人快速发生变化,甚至对其产生持续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也极有可能辐射到方方面面并促成某种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心理暗示看成影响所有结局的唯一原因,并且夸大作用进行错误的引导。作为普通人,要给自己找到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发现自己有了负面的心理暗示也要及时调整,尽量少受影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理暗示,究竟能有多大作用?  暗示  暗示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作用  作用词条  心理  心理词条  
综合管理

 彼得•德鲁克:技术是可变的

   上述三条主要假设作为管理实践的基础,贯穿始终,实际上它比管理学的历史都长。    关于技术和最终用户的假设,可以一直追溯到工业革命的早期。这些假设在很大程...(展开)

综合管理

 管理故事:下金蛋的鸡

 管理故事:一对贫穷的农民夫妇,依靠自己家的一块田地维持生计,每年只能从田里收获勉强可以维生的收成。惟一值得欣慰的是,他们家还养着一只母鸡,每天可以得到一个鸡蛋...(展开)

综合管理

 要解决问题 不要上纲上线

 案例:  一个公司的客户对产品的几项功能很不满意,希望尽快得到改善。销售经理就去找技术经理。技术经理正忙于老板安排的其它事情,就建议说我们另外找个时间讨论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