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人问了我个问题。私信的。
他发了很长一段话,说自己有一个特别特别好的想法,要得到华为的投资。于是亲自跑到了华为。
结果到了之后,门卫不让进。
他说,我要找华为的高层,我有一个方案,和他们谈完,他们是一定要给我投资的。门卫还是不让进。
于是他发私信给我,让我帮忙想想办法。怎么办?怎么办?
为什么大老远跑到人家门口,别人却冷面相拒?为什么手上有好东西,却连一次被倾听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总是怀才不遇?
为什么?
— 1 —
还是说一个华为的故事。
网上盛传一个刚加入华为的新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华为在战略和管理上的问题,于是认真负责地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谈自己对于华为的看法和建议。
任正非看完特别感动。
然后,拒绝了他。
并且批复:
“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为什么?
新员工普遍有这样的特点,缺乏经验却满怀激情。能力不足却自视甚高。
俗称:眼高手低。
也许每个在运动会上卖过零食的同学,都觉得自己有商人的基因;每个学生会干部,都觉得自己能洞悉管理;每个玩王者荣耀的人,都觉得自己有雄才伟略;每个失过恋的男孩女孩,都觉得自己能看透人心。
也许,每个指点华为的人,都觉得自己能颠覆一切。
世界属于高谈阔论者,还是属于行动者?
— 2 —
有一个人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村上春树,小说家。
但他不仅仅是个小说家。在很多人心里,村上春树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我每天写十页原稿,非常淡然……早餐起床后,沏好咖啡,伏案工作四五个小时。一天写上十页,一个月便能写三百页。单纯地一算,半年就能写出一千八百页。
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一天四千,不多不少。
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写上一点点。
文思泉涌,还想写怎么办?也停笔,不写了。
开始跑步,10公里。或者游泳,1小时。
当他决定以小说家作为终生职业时,也几乎同时决定要虔诚恭敬地,用健康的身体供奉这座灵魂的庙宇。
跑完之后,休息。
然后随心所欲做任何想做的事情:阅读、看电影、听爵士乐……
在夜渐深的9点后,上床睡觉。
这自律的习惯,持续了几十年。雷打不动。
我是研究商业的,这习惯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模式。村上是个优秀的小说家,也是商业的天才。
有一次他收到一封信,读者告诉他,我买了你最近一本小说,不好看。即便如此,你的下一本我还是会买。因为我相信你是偶尔犯这个错误,你的下一本还是会很好看。
小说就是这样奇怪的商品。明明看都没看,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就要别人掏钱。真是霸道。
小说家也是世界上最光明正大使用“霸王条款”的商人,不知道能不能写好,就要让别人相信自己。
而有读者一直相信你能写好,实乃幸事。未见产品,竟先有客户。
这难道还不伟大吗?
而村上自己说:
写小说是一种信用交易,信用一旦失去,挽回实非易事。“若是这个人写的东西,就花钱买来看看好了!”——必须构筑这样的信用,也必须维持下去。为此就要仔细打磨文章。就像擦皮鞋、熨衬衫或磨刀刃那样。
— 3 —
你可能还知道一个人,和村上春树一样,同样是艺术家,导演李安。
从穷困潦倒,到终于成功。
曾经6年“赋闲在家”,靠着妻子来养活自己,成天埋头写剧本,就为了不被看好的电影梦。
最艰难的时光里,李安的银行卡一度只剩下43美元,口袋几乎空空如也。
在他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也曾经质问怀疑自己——上帝派我来,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
李安自己也写到:
从1983年起,我经过了六年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
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
那时候,我已经将近三十岁了。
古人说:三十而立。而我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法自立。怎么办?
继续等待,还是就此放弃心中的电影梦?
最后在妻子的支持下,他一直在坚持,一直到1990年。
1990年,李安完成《推手》的剧本,终于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而这部剧本,也为李安赢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
1991年,李安准备拍摄《推手》,但预算只有不到300万人民币。
300万人民币能做什么?有时候,一个特效镜头都不止300万。
怎么办?
李安专门跑到纽约,请来独立制片人特德。
特德为李安制定了严格的拍摄计划,任务必须每天完成,一刻都不能拖。为了省钱,他还开掉了李安的助理导演,自己充当这一角色,还顺便兼职剧组司机……
就这样,《推手》最终在一个月内就顺利完工。所有人都没想到。
这部电影,大放异彩。也让李安在电影界有了地位。
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
李安拍出越来越多的好电影,《断背山》、《卧虎藏龙》、《绿巨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奖项,包括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
世界似乎就是如此,落寞时无人问津,成名后纷至沓来。
人们簇拥在李安周围,鲜花、掌声、称赞、采访……
但李安自己说:“奥斯卡这些东西,只是增加了我的本钱。”
这意思是,以后拍别的电影,因为成功过,拿钱会变得更加容易。
是即使拍出了像《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这样不太卖座的电影,也依然有人继续相信他,愿意给他投钱。
他坚持过,坚持过做出成绩,所以别人愿意信任他。
奥斯卡这些东西,很重要,但终究只是增加了本钱而已。
最后的话
所以,真正能叩开别人内心大门,获得信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在7月份,北京、上海、深圳的大课上,提到了“倒流香”这个产品作为案例。 结果,在这三个时间点上,淘宝“倒流香”的搜索人气有一定上升。
这样看来,自己似乎好像有点带货体质。只可惜我们自己嫌麻烦,不做电商。
我发了个朋友圈。于是很多人留言说,我可以帮你做。我们来合作吧。
但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
你不能控制品质的事情,我知道你是不会做的。
嗯,我很感谢他。
因为这个人,懂我。
他懂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产品,而是别人对你能做出好产品的信任。
他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