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hris long(龙秀文)
YouCore私教导师
某IT集团原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前言
我有位前同事,是个“面霸”,他很擅长在简历和面试中展现自己的优点。
所以工作前几年,他总能通过换工作比我们更快涨薪。
享受过跳槽涨薪的甜头,他再也沉不下心来做枯燥的工作了。
每次刚做出点成绩,他就邀功加薪,要是加薪不成,就包装简历跳到下一家达到涨薪目的。
他的简历看着漂亮,但实际简历里的大多数成绩,他的参与度都很低,所以每次入职工作一段时间后就露馅了。
跳槽过5、6次后,再找工作,他就开始频频受挫了,高不成低不就。
高薪的核心岗位不要他,理由是跳槽太频繁,缺乏持续坚持一件事的经历;基础岗位他又看不上,用人单位也更愿意招年轻耐用的小伙子。
频繁跳槽,看似是一条涨薪捷径,实质是最远的弯路。
那是不是应该紧抱一棵树、死守一条船,打死也不跳槽呢?
也不是,万一树枯死了,船漏水沉了,怎么办。
因此,对待工作,既要有不离开的态度,同时又要有离开的能力,而且是随时离开的能力。
01、为何要有不离开的态度
在一份工作中,你是抱着不离开的态度,还是抱着短期干一干的态度,在下面三点上的受益,会是天差地别。
1、能否获得老板信任
2、能否获得更多成长
3、是否享受时间红利
▼ 1、能否获得老板信任
我的历任老板,选核心高管都有个共性:候选人至少要在一家公司持续呆过3年以上。
那些心不定、急功近利的同事,即使一时表现再优秀,也很难入老板的法眼,得不到进入核心层的机会。
这个选人标准我也挺能理解的。
就好比你辛苦种了一颗树,播种、施肥、抓虫、嫁接的各种苦活都你干了,好不容易伺候得它开花结果了,但果子不给你吃,给啥都没干的邻居吃了。
这种事,换了是你,你愿意干不?
因此,优秀的老板都会在确定你会长期跟着自己后,才会重用和栽培你。 这是人之常情,你当老板了,做法也一样。
只有你抱着不离开的态度,在公司干满一定年限后,才能够给老板传递出你值得信任的信号。
如果你只是抱着短期干一干的态度,相信我,除了没啥前途的傻老板,都不会真正信任你的。
▼ 2、能否获得更多成长
咱们设想一个场景:
你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接下来的工作都会持续受影响。
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你投入很大的精力,至少得一两年才能克服。
你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呢?
撇开其它因素不谈,如果你抱着的是短期干一干的态度,那么肯定就知难而退了:我本来就只想干一年,解决这个问题却要两年,还不如忍一年就算了。
但如果,你是抱着不离开的态度,那你绝对会迎难而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不解决的话,你会一直难受好多年。
这就像你住在租期一年的房子里,发现墙壁油漆开裂了,你很可能不会管,反正就一年,忍一忍就行。
但如果你是住在一个自己刚买的房子里,你就不会不管了,会用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个油漆开裂的问题。
这就是长期住,与短住一年的区别。
抱着短期干一干态度的人,碰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躲着走,不得不解决了,也只是采取难度更低的短期应对方式。
但我们的能力,只有在解决问题中才能提升。
解决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越难,能力就提升得越多。
抱着短期干一干态度的人,跟抱着不离开态度的人相比,解决的问题数量少、难度低,时间一长,能力差距自然越来越大了。
▼ 3、能否享受时间红利
有了老板的信任,又在以更快的速度进步,随着时间推移,你就能享受到长期主义的红利了。
我对这一点感悟很深,因为我自己就是在同一家公司待了10多年,一路从基层员工到经理,再到总监,最后担任了分公司总经理。
这个晋升路径不是我有意设计出来的,而是一路从小员工熬成了公司最资深的员工之一,慢慢等到的机会。
当然中途也遇到了很多觉得不公平或差点坚持不下去的事。
比如,明明做的事比别人多但拿的钱却更少,好几次也兴起过离职的念头,但后来都是一念之差留了下来。
现在回头来看,自己能这么长时间熬下来真是人生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因此,只有你在一份工作中,先抱着不离开的态度,才能真正赢得老板的信任,才更有可能实现能力的更多提升,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时间带来的长期主义红利。
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因为无论我们的规划做得多好,无论我们多么地不想离开,职场上总会有各种不确定性的情况发生。
比如,你感觉K12(学龄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行业势头一片大好,因为咱们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孩子教育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
于是你坚持深耕5、6年,好不容易出了点成绩。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最近国家出台了K12双减政策,校外培训机构倒闭的倒闭,转型的转型,你也成了裁员潮中的一员。
坚持长期主义的过程中,最难预测的就是其中的不确定性。
就像《黑天鹅》里提到的“火鸡幸福指数”。
假设你是一只火鸡,被农夫养在美国的农场。在过去的120天里,你都很幸福,因为农夫每天都会给你吃的。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幸福指数线性上升,你认为这种幸福会永远地延续下去。
但很不幸,明天就是感恩节了(感恩节要烤火鸡吃),因此火鸡的幸福指数戛然而止。
因此对待一份工作,我们不仅要有不离开的态度,更好地抓住当前工作里的机遇;还要有离开的能力,去对抗长期主义中的不确定性。
▼ 1、将自己视为终极负责人
如果你把工作看成是公司或岗位的要求,当能力达到要求后,你很容易就会陷入舒适区的陷阱,只是不断地重复已有经验去做事。
但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个人事业部的总经理,将自己视为终极负责人,同样的工作,你的所得就不同了:
1)你做事就不会仅仅只是完成,而会挖空心思地做好。
2)当目标达成后,你也不会满足于此,而会主动给自己在增加一点挑战的目标,让自己在舒适区边缘保持提升。
保持这种做事方式,你做完一个任务提升的能力,会是别人的好几倍。
即使离开现有的岗位,你也有足够的资历和能力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 2、多多从现有工作中提炼可迁移的能力
当你打磨出自己的可迁移能力,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将你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领域做最大价值的自由置换。
一辈子坚守深爱的职业、还是换行换岗,都是你说了算。
那要提炼怎样的可迁移能力,以及如何提炼呢?
核心做到两点即可:工作流程化和模板化,多做更高层次的提炼。
1)工作流程化和模板化
将你在现有工作中做的事,都提炼为一个个流程和一套套模板。
比如,哪怕你暂时只是一个负责组织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的小助理,你也可以这么做。 只要你将会议组织的流程梳理出来,将不同类型会议的纪要模板梳理出来,你就会发现,你的经历真正转化为随时可迁移的经验了。
无论是在本公司晋升,还是换到其他公司去,这套流程和模板都会帮你做得更好。
2)多做更高层次的提炼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的原理其实并没有多少。
我们之所以觉得各种技能、知识纷繁复杂,更多只是这些原理在不同细分领域的不同应用而已。
比如,一个简单的互惠原理(就是你满足了别人的利益诉求,别人才会更愿意回报你),在不同的领域里就有不同的说法。
在项目管理里,叫干系人(相关人)管理,要抓住干系人的核心利益诉求。
在销售管理里,叫客户管理,要抓住客户的核心利益诉求。
在谈判管理里,叫预期管理,要抓住谈判对手的核心利益诉求。
在团队管理里,叫期望值管理,要抓住员工最核心的利益诉求。
因此,无论你做什么类型的工作,做什么层次的工作,如果你能将工作中具体技巧背后的原理,给提炼出来,那么你的工作经验就能在更多类型、不同层次的岗位中迁移使用。
只要你将自己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打造好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你反而能在同一个地方发展更长的时间。
03、总结
同样做一份工作,既抱着不离开的态度,又努力打造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的人,以我10多年的观察来看,都是成长最快,受益最多的人。
留下来的,能享受到公司长期发展的红利,职位高、股票激励多;离开的,能享受到跳槽带来的弯道超车,职位跳升、薪资翻倍。
无它,就是因为两点:
1、抱着不离开的态度,让他们享受到了长期主义的复利。人脉上有老板的信任提携,能力上有更大的成长。
2、打造随时离开的能力,让他们的能力到哪儿都有用武之地。留下来,不会被“外来的和尚”抢了位置 ;离开却能当“外来的和尚”。
其实,不止工作如此,朋友关系、婚姻生活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