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良计
11月的朋友圈分享,请各位笑纳。
1. 前两天看一个电视节目,2位辩手就“自己辛苦加班该不该跟老板直接说?”展开争论,我从中得到一个心得和大家分享。
当你要让对方知道一件事的时候,不要让对方只知道这件事,而是让对方知道这件事和其他事一起,产生了一个什么结果,从而让对方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比如你昨天晚上加班到很晚,你不能跑到老板面前说,老板我昨天加班太辛苦了你看我工作多么拼。
老板不会鸟你,最多表面安慰一下就把这事忘了。
但你如果说,老板我昨天辛苦加班到2点,和团队一起终于把这个事情搞定了,项目方案圆满完成,早上和客户提案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次竞标我们十拿九稳,这个时候老板就会对你的话上心了。
特别是如果最后真的把这单生意拿下来了,那老板一定会记得你辛苦加班的成绩,在功劳簿上狠狠给你记一笔。
这里的区别在哪里?
老板都是结果导向的思考,你说自己加班这是过程,不是结果。而老板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
当你说自己加班之后产生了好的结果,并且着重讲这个结果的重要性,这个时候顺带把自己辛苦加班的事情提一下,这个时候他就记住了。
说到底,这就是沟通技巧,当你摸清楚沟通对象的特征时,传递信息就会有针对性的方法,比起直愣愣冲到老板办公室里说自己多辛苦,稍微迂回一点反而会收到奇效。
2. 最近有个感慨,有时候笨办法比聪明的办法更管用。
什么叫笨办法呢?
就是没有技巧,没有捷径,纯粹靠堆量,用量变来引起质变。
笨笨地通过反复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来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这种办法看上去笨,但却很扎实,因为在过程中你掌握的技巧都是自己领悟出来的,不是别人告诉你的。
很多时候我们指望高手能告诉我们一些捷径,但是殊不知,那种捷径是人家通过千锤百炼才总结出来的心得,你没有到达他那个练习程度,告诉你捷径你也根本理解不了,更妄谈用得上了。
比如我最近在学跳舞,我就一直问老师,有没有办法能够快速跟上大家的节奏?
没想到老师说,人家都是练了两三年的人,我说的技巧人家一听就懂,就知道该怎么调整动作,呼吸和步伐。
可你连基本功都没打扎实,我告诉你律动踩点怎么做,问题是你做得到吗?还是乖乖先堆量,通过大量基础课先把自己的感觉培养起来。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不光是跳舞,我们学任何新东西都是这样。一开始带着太强的目的性,反而会阻碍我们的进步。
我曾经提过一个“肌肉记忆”的概念,就是通过大量练习先把感觉培养起来,变成你不通过大脑思考就知道该怎么做,让自己形成这种肌肉记忆,之后学习新技巧反而会更快。
学一样新东西,最快的爆发期不是初期,而是中期,当你在初期用笨办法打好了足够的量,从中期开始就是芜湖起飞,从而引起质变。
看似笨办法,其实是在为后面聪明的办法做铺垫,当你拉长时间线来看,反而是最高效的。
3. 高情商会说话重要吗?重要,但也要分场合。
像那种有一身专业技能,哪儿都有饭吃的人,情商对于他而言就没那么重要,说得难听点,这样的人就算说话得罪人,但依然有人会请他帮忙。
因为他的专业水平造诣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这个领域里除了他没人能干这事儿,所以别人就不得不忍耐他的脾气。
范围缩小一点,在一家公司里也是一样,一个关键问题只有你能解决,其他人不得不来求你,那你其实说话就没必要有高情商,这种人其实很多,比如很多厉害的程序员就是这样。
专业能力的稀缺性,决定了你不需要靠情商来弥补你的短板。
反过来,对于那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业,高情商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人家给你做生意和给其他人做生意,没有本质的区别。
同样的服务和产品,你做不出技术上的壁垒和差异化,那就只能靠会说话,会搞关系来做生意。
这个时候就要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把话到人家心坎里,对方舒服了才会把生意交给你做。所以说,分清楚你所在的行业,公司,部门,你所做的事情,究竟是靠什么来取胜的,这个很重要。
情商不是万能的,也不要神话情商的作用。有的时候高情商是雪中送炭,有的时候只是锦上添花。还是那句话,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4. 聪明人做事有个特征,想的比做的多。
不要误会,这并不是说光说不会做,而是在做事情前会谋划一番,而不是蛮干。
我举个例子,大家读书的时候应该都办过黑板报吧,办黑板报最高效的方法分为几个步骤。
第一步叫板块规划,就是你这个黑板报需要有哪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占多大面积,分别处于什么位置,都要提前想好,而不是拿了粉笔就开始画。
第二步,叫各个攻破。任务分配下去,谁负责哪个板块,需要什么颜色的粉笔,谁写文字,谁画图,都讲好。
在这个中间会遇到很多意外情况,比如某个板块的字数过多了,侵占了别的板块的地盘,这时就要和这个地盘的负责人协调。是适当删减还是调整其他板块的面积。
再比如粉笔就一盒,谁先开始用,谁后用,肯定是重要板块的人先画好,再给其他板块的人,这就是优先级分配。
最后一步,才是验收,这时候看黑板报整体有没有把重点信息传递出去,哪些地方的图案还需要精修,哪些板块的文字还需要微调。
以上这3步,就是在动笔画之前就要提前想好的,否则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返工,没有一个统筹的人在,大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各干各的,最后合起来一大堆问题。
这个道理,跟大家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是不是一毛一样?
你看,读书时候学校就在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所以不要再说读书无用了。
5. 千万不要当传声筒员工,因为传声筒员工相当于一个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中介”。
想想你买房子为什么愿意付那么贵的中介费?真的只是中介在告诉你信息差吗?
并不是。买房这个过程中中介要帮你谈判,要帮你踩盘,帮你砍价,搞合同,弄贷款,一系列麻烦事要做。当然你可以说我不付这个中介费,自己做也是可以。
但总有一大批懒人,他们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和精力,索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所以中介并不是传声筒,而是有附加价值的。
反过来看,职场上也是一样。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中介”的工作,就是要你帮忙传个话,安排个事情,但你可以做出附加价值来。
比如老板让你给谁布置个任务,你可以把老板的要求提炼总结一下,甚至提前想好接任务的人会怎么回应,预先跟老板商量好应对的方法,从而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这个时候你的附加价值就显示出来了,而不是把老板的话原封不动复制黏贴过去。
聪明人懂得在任何环节添加自己的附加价值上去,添加自己的思考进去,为的就是显示自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人才。
如果只满足于当传声筒,你永远不可能成长,因为可替代性太强了,换别人传话和让你传话根本没有区别,你的竞争力自然就不会高。
以上,感谢大家的阅读,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