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典
小长假回来第一天,收到一个非常应景的提问:
拖延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五一放假前,我就接到了领导布置写目标计划。我明明可以第一天花半个小时就写完,但是就是不打开电脑,一直拖到最后一个晚上才做,白白地惦记这个事情好几天。
你好啊,感谢提问。
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有共鸣,假期前信心满满列计划,想象着做完后的满足,现实却是——做了各种事,但就是不做该做的事。
实实在在体会了“拖延症”给完成任务带来的阻碍。
但大部分人常常没有意识到的是,拖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信号。
01、拖延的底层原因
就拿五一写目标计划来说,你按照“惯例”或者“时间管理习惯”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但是你的脑子里的“动机”却也许不这么想。
用那个经典的“象与骑象人”比喻。
骑象人说,我们快点完成任务,好好休息。
但是大象会说——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没法想未来会发生什么,让我先恶狠狠的刷剧,睡懒觉再说!
当然,在五一最后一天晚上,大象和骑象人终于达成了和谐。他们说,快交稿子!
你看:大部分的自我管理,都把自己当成机器——我们输入一个指令,然后等他实施,如果不实施,我们会认为这个机器有问题。
我们把这个问题,命名为“拖延”。
但是人不是机器,人是有内在动机的生命体。当我们的骑象人和内在的“大象”开始冲突,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听大象的。
但拖延不是问题,而是信号。
这个信号是什么呢?需要你认真听。
有时候,你的内心并不喜欢现在要做的事。也许是你的工作内容,也许是他安排的方式。
举个例子,我自己就拖延着《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再版,最后一章,我总是拿不出精力去改。
拖了2个月,我终于意识到——不是我自己没精力,而是我不太接受其中“价值观”这一章当年的写作方式,它和我当下追寻的“简单、直接、有效”有差距。
我尝试过基于原文重新改,但改过来真的太难了。但修旧如旧,我也不甘心。因为如果再版,它就体现了我当下的水平。所以内在纠结。一直拖延。
最后我决定,不如重新根据我的思考重新写——这样一来似乎拖延没有了。有的只是非常多的、艰难的时间挑战。
这种感觉——有点像“订婚”和“被制定婚姻”的区别。
你知道和自己喜欢的人订婚,是多么的充满快乐!但被“制定和谁结婚”,是被迫的。自然充满抗拒和拖延。
所以,拖延是内心不喜欢的信号,不要强迫自己去适应计划,而是调整计划让自己喜欢。
了解这个不喜欢,听到这个不喜欢, 去创造个自己喜欢的(也许更难)的事情吧。
03、拖延是恐惧的信号
有的时候,可能问题更底层。
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内心恐惧。
我遇到大部分的生涯咨询里,做出来换工作的决定, 却要拖延个1年左右。这是真的。
因为人们需要花时间,处理自己的恐惧:
如果我没有工作怎么办?
如果新工作不喜欢怎么办?
如果没收入,家里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如果没下家,大家会怎么看我?
这些恐惧都是真实的,需要花时间处理的。
可能需要一点点的去找到新方向,认识人,和家里沟通,算钱,看到没钱也活得好的人的心态,林林总总。
他们需要花一段时间,处理自己的恐惧。这也被命名为“拖延”。
但一旦战胜这恐惧,他会发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决定之一!
04、拖延是信息过滤器
拖延还有一种妙用,我时常刻意为之。 就是信息过滤器。
今天的信息实在太爆炸了,所以设置好的“信息过滤器”,是个好方式。
我过去的方式是,是看“热点”,比如说我每天早上来看热点,微博的、知乎的、微信的,这样我不用每天看很多新闻。
但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大众热点太多,于是会专注某个领域,比如职场热点,心理热点。但是这还是会爆炸。
现在我尝试只看“周热点”和“经典书”。我发现通过一周的沉淀,一些无关紧要的,比如“刘xx女孩跳舞出事了”这些热点会被自动过滤掉,留下来的,都是更加重要的热点。
畅销书也是一样的,最近某本书很热,找我写评论。我仔细看完,觉得没有打动我——这人在国外相当出名,所以这是我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它到底值不值得我读?
我也不知道,但是等上3个月,时间会知道的。
遇到信息不确定,那就放一段,时间会告诉你的。
这样会错过什么好东西吗?
我想了下过去3年,拖延似乎没有帮我错过什么真正的好东西,但因为贪图新鲜浪费的时间,却一直都在。
不要把拖延当成问题,当成信号。
读懂这个信号,创造个自己喜欢的新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