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临公子
01:
看到和菜头的一篇关于如何面对网络批评的文章,想起件事。
有阵子我拍视频。
我是福建人,口音重,很多人指出我的口音问题。
有的人说,Up你普通话要再练练。我会回复:嗯嗯确实不咋地,会努力改进哒。
有的人说,一听就是底层口音,我都快听吐了,麻烦先提高下素质再来做视频!不要污染我们的耳朵!
我反手就是一个举报or拉黑。
这几年做自媒体,绝大多数的“网络批评”其实是在械斗。
理想中的批评,是几个人心平气和地坐在圆桌边,轮流发言、交换意见、碰撞思想。
而现实中,不是的。
几个人刚坐在圆桌边,一言不合,操起酒瓶就往对方头上砸,疯狂投掷碗筷杯碟,恨不得把对方弄得头破血流。
搞半天只是为了粽子吃甜还是吃咸、猫和狗哪个更可爱、Java是不是最好的开发语言。
我现在看到一些批评还是忍不住回怼,再附送拉去小黑屋。
不过这个频率有在降低。
这当然不是因为我变得大度~
是我发现呀,在想如何回应批评之前,首先要选择可交流的人。
那些本就想砸酒瓶的人,你完全能预想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咱就没必要和他们坐在圆桌边了。
不是和所有人对话,都有意义。
02:
我平时写些文章,有人评论说“三观正”。
讲真,我从不认为这是夸奖的话。
同理,别人说“三观不正,什么垃圾取关了”,我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只是我说的和他们认为的不同而已,然后他们筛选掉了不符合自己观点的博主,只想听自己想听的话。
好的批评我觉得有几个特征。
1、言之有物
很多批评是连话都说不明白的。
我聊失业,可能有人就会发了一大串高大上的词语,说这是资本博弈、是马列主义的扭曲、是派系衍生出的血淋淋的资源争夺……
噼里啪啦发了好几条。
最后丢一句,说你们这些写文章的就爱吃人血馒头。
啊这……
这到底说得是啥啊??看得我满头问号。再一看头像居然还没关注我,你说气不气人哈哈哈哈。
2、不带有过分浓烈的情绪
情绪就像重口味调味剂,一抹上去,甭管原来什么口味,立马就变味了。
有些人说话就像这种调味剂。
一个典型的表现:爱用反问句。
而且吧,还喜欢笃定地下结论、去质问,言语就变成了暴力。
比如看到别人观点自己不认同,正常人说话应该是:我不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什么什么。
他不是。
一开口就是:你难道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吗?
你说不拉黑你拉黑谁啊。
很多人是不懂得好好说话的,别说在网络上是行走的反问句,现实中,说什么话都掺着批评味。
我记得有个科学实验。
把两盆花放在一起,一边每天赞美,一边每天辱骂。持续30天后,被表扬的花长得生机盎然,那盆被骂的花几近枯萎。
植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了。
再有建设性的批评,被包裹上了攻击性的言语也失去了它的价值。
何况大部分批评还没啥建设性。
把现实中的不满愤怒打个包,咻咻咻,全部往网络上丢,管别人什么感觉,丢完拉到┓( ′?` )┏。
3、把观点和人分开
观点相异≠人身攻击。
哪怕你再喜欢的博主、再“三观一致”的人,也不可能100%与你的所有观点都同步。
我在网上写文章也好,看别人内容也好,这两年心里会默默挂着两句话:
第一句是,我不知道。
第二句是,我可能是错的。
说话非常笃定的人,未必是多么腹有诗书或多么千帆过尽,反而可能没太多沉淀,自己的世界太小,看什么东西都认为锤子下只能是钉子。
所以当有人问我,我不知道时就真的会直接说“我不知道”,不像以前,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同理。
我说的每句话都可能是错的,别人和你说的话,自然也可能都是错的。
03:
有一种说法,其实我特别不喜欢。
劝你被别人骂了要宽容、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劝你无条件地“闻过则喜”,
劝你要有大格局。
别别别,我不用什么大格局,当个心理健康的人就足矣~
心理学博士李松蔚在一期圆桌派说:
“小孩子被批评了,反应就是生气,这就是原始反应。
现代教育教人绕开原始防御机制,要接受让你痛苦的事,要忍住不生气,要觉得别人对你是对事不对人。
总会有人告诉你要跳出舒适区,这就是为什么学历高的人反而容易被PUA。”
其实,人本来被批评就该在意。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觉得不舒服,没必要假装大度一笑而过,我在意自己的感受与判断。
假如你永远带着笑容面对恶意,没有自我保护机制,那无异于丢盔弃甲。
你只会得到更多恶意。
我在网络世界里,对一些带有恶意的攻击现在懂得说一句:滚。
反正那些人也不会考虑你的感受,我当然也没必要在意对方的感受了嘛。
何况还有方法让他们消失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那赶紧滴,该踢出的人要尽快踢出,不然会把自己的日子搞得很泥泞。
嗯。
我觉悟了。
我自洽了。
我升华了。
好爽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