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销量下滑,利润还能增长? 利润到底从哪里来!?

  经销商反映的,老货太多了,处理不完。这个月回调的处理了,下个月的临期品又接上了。

  就是这样,厂家的销量也保不住。

  从持续增长到连年下滑,这是巨大的环境变化。直到如今,众多企业还没反应过来,更何况谈适应了。比如方便面行业、啤酒行业,是现在行业下滑的“重灾区”。方便面行业从2011年的近500亿包,下滑到2015年的400亿包。啤酒行业销量也是连年下滑,低端啤酒甚至是每年10%以上的下滑

  但是,统一的刘新华、华润啤酒的侯孝海,今年上半年均以少帅身姿上位了!

  刘新华的业绩是杠杠的。2015年,统一虽然营收下滑约1%,但利润增长192%。统一的主要对手则数据很难看。

  侯孝海虽然近几年只是个“诸侯”,但辖区的业绩也甚是了得。华润的不少好产品,正是在他的辖区率先推出来的,如华润现在单品销售过300万吨的“勇闯天涯”,侯孝海就是主要推手,这是一款既有销量也有利润的产品。侯孝海任职四川公司的赢利情况,那是相当的好。

熊市赚钱

  他俩上位的基础,就在于他俩具备在行业下滑情况下的经营能力,或者说销量下滑了,还能让企业赢钱。

  这项能力就相当于说,一个股民在熊市时也能大赚,非常难得,也非常少。

  快消品行业,以前的经营循环是:销量增长,利润上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一直是这么干的。多数经理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经营模式,是典型的销量导向的经营模式。

  即使现在销量封顶,绝大多数快消品企业还沿循着上述经营循环:销量封顶,还硬要去抢销量,挤销量。这样的惯性运作,迟早要出大事的。用我一个群友的说法,就是“穷尽所能的渠道方法论”做销量。这样的惯性运作只有一个结果:销量利润“双下滑”。

  他俩改变了上述经营循环,进入了新一轮的经营循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获得新竞争力。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销量下滑,利润增长。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双增长”。

增长依赖症

  “销量下滑了,利润还能增长?”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信”“不可能”“很难”。

  销量增长为0,多半情况下利润是下滑的,因为中国企业一直有销量增长依赖症。

  什么是销量增长依赖症?

  就是企业严重依赖销量增长,一旦停止增长,立即出现巨大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形态:一是销量与成本交替增长;二是销量与盈亏平衡点交替增长。

  销量与成本交替增长:销量增长→成本上升→销量增长→成本上升……

  销量与盈亏平衡点交替增长:销量增长→盈亏平衡点上升→销量增长→盈亏平衡点上升……

  如果销量停止增长,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我们会发现,销量虽然停止增长了,但成本还在增长,盈亏平衡点还在增长,这是惯性增长。除非成本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回到前面那个问题,销量增长为0,利润怎么变化?

  对于陷入增长依赖症的中国企业,利润通常是下滑的。

销量下滑10%,利润下滑多少?

  换一个问题:销量下滑10%,利润下滑多少?

  有人可能会说,考虑上面的增长依赖症,利润肯定下滑更多,可能下滑20%或30%。

  实际情况是,多数企业利润会下降50%以上,甚至有的直接进入亏损。如果销量下降15%,基本可以说大面积亏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产品毛利,最初都是摊费用的,只有费用摊完了,才形成净利润。所以,超过盈亏平衡点,毛利就是净利。或者说,利润是由边际利润贡献的。

   现在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时期,利润面临三方面的压力。

  一是销量停止增长或下滑。行业销量已经封顶,不下滑已经烧高香了,下滑也是正常。另外,新型渠道,包括网络渠道不断增多,销量也在分流。越是传统大企业,受影响越大。

  二是费用增长的压力。人力费用肯定在增长,渠道费用难道就没有增长?过去打人海战术,就是因为人力费用低。现在不打人海战术了,渠道控制力又在下降。

  三是电商扰乱价格体系,毛利下滑的压力。

  在上述情况下,即使销量下滑,利润也可能下滑

利润到底从哪里来?

  利润,简单说来源于三大要素:一是规模,即销量;二是成本和费用;三是结构,即产品结构。

  现在看来,第一项因素已经很难改变,现在能做的只有改变另外两项因素了,即结构和成本。

  有一种说法,怎么才能实现质变呢?

  一种是大家熟知的“从量变到质变”,另一种是结构带来质变,比如同为碳元素,从石墨到金刚石,就是结构带来质变。

  前面讲的统一的刘新华和华润的侯孝海,他们的主要贡献就是不断推出产品升级即大单品,既保住了销量,不至于大幅下滑,也创造了利润。

  比如,侯孝海主推的华润“勇闯天涯”,年销量过300万吨,是国内单品销量最大的产品,也是高毛利产品。

  再比如,统一的刘新华,不仅推出了大单品老坛酸菜,而且悄悄布局汤达人、小茗同学等,正是这些换挡新品带来了利润增长。

  刘新华和侯孝海的厉害之处在于,在销量还没有下滑时,他们已经主动布局了产品换挡工作,现在只不过刚好发挥作用,这才显示出他们的眼光和格局。

闲棋野子,长线布局

  有人形容周恩来做隐蔽战线的工作,擅长布闲棋野子,当时看似无用,以后有大用,而且代价还真不大。

  这样的能力被德鲁克称为战略能力,用学术术语表达就是:战术的积累形成战略。

  我欣赏这俩人,就是因为这俩人具备这样的能力,在需求并不迫切情况下布局长线,下“闲棋野子”的能力。

  刘新华在统一方便面独当一面,最初是做“老坛酸菜”。当时业绩压力是巨大的,首先砍掉了大量“有销量但不赚钱”的产品,主推老坛酸菜。更绝的是,他当时竟然还布下了“汤达人”这类高端的“闲棋野子”。虽然一直销量不佳,没有大投入,也没放弃。直到2015年,“汤达人”的价值才体现出来了。

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是近几年才有的,但信号一定在多年前就有了,是否有提前布局的能力,是否在不占用资源的情况下慢慢培育,这样的预见能力、提前布局能力,我们统称为“概念能力”,这是一个“帅才”最需要的能力。

  我不敢猜测他俩这么做的动机,至少从结论看,当行业还在增长时,他俩已经在做行业下滑怎么办的准备。等到行业真的下滑时,他俩已经有备无患。

  现在主流换挡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有的企业才临时抱佛脚,即使方向做对了,也需要时间呀,何况中高端产品的培育时间是很长的。所以,他俩长线布局的能力才那么稀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里来  里来词条  利润  利润词条  下滑  下滑词条  销量  销量词条  增长  增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