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的爆发一方面是基于微视的产品基因,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下正处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时代交替当口。因此,如果将微视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我们还可以清晰的判断出新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走势。
1、自媒体主导的内容生产模式
事实上,从去年虎嗅,钛媒体这样的自媒体平台的爆发开始,由自媒体主导内容生产的模式已经普遍得到了业界认可。自媒体的本质就是UGC,即用户生产内容。虎嗅去年之所以能够很快做出了影响力,跟其拥有超过1000名的原创自媒体作者密不可分。有了这些自媒体达人的存在,甚至不需要专职记者写稿,只需要几个编辑对内容方向和质量进行把关,就可达到生产高质量内容的效果。而微视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视频自媒体的聚合平台。这上面不但聚集了一些明星大腕,更多的参与者是一些爱分享短视频的草根达人。这些达人生产的内容或搞笑,或内涵,或养眼,或诱人,每个短短8秒的短视频,都有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自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2、社交互动引爆媒体热点
微视和微信一样,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产品,从诞生那天起,就有天生的社交属性。并且基于微信和QQ的强社交关系, 微视上的用户更容易产生互动。信信注意到,微视上分享的很多比较热的视频,除了明星和达人外,还有更多的用户分享宝宝和宠物的可爱视频。用户通过微视来记录宝宝的成长,并且跟好朋友们分享喜悦的心情,这种互动会促使用户更加“卖力”的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同时因为社交软件的病毒营销特性,只要是能够切合网民整体的审美,就很容易流行,这就是社交媒体的优势所在,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3、移动新媒体已成为主流
曾经在一年前,我们可能还会有偏见,认为移动端产品的使用只会在碎片时间。而在2014年,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用户对移动端产品的使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地铁上,睡觉前,如厕中等等这样的碎片时间,甚至更多的工作平台未来也会转移到移动端。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势头已经不可抵挡。目前四大门户已经陆续全部转战新闻客户端,并且都有了过亿的用户量,微博也逐渐成了一个不可替代的社交媒体,而微视作为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交新媒体,也逐渐开始成为新媒体阵营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像微视这样一个视频社交媒体应用,带给像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可能不是颠覆,而是一种反哺。新媒体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两者互动的好一定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尽管目前微视用户增长可观,也有一些视频能够达到千万的播放量,但相比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是有点小。现阶段,微视更可能的是与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微视里的短视频可以作为传统媒体的素材。并且已经有电视节目已经尝试在这么做。例如杨幂大婚的娱乐事件中,两会报道中,就有很多现场网友拍摄的短视频成为了视频网站、各大电视台的素材,随着手机设备的越来越先进,手机和平板的拍摄效果越来越好,微视里的视频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未来更多的网友会因此成为活跃在一线的“临时记者”。
社交媒体和电视媒体不但不会冲突,还可以实现联动,增强现场感。其实,此前微博已经有过成功先例。比如2014年的春晚,更多的网友是一遍守着电视看春晚,一遍在微博上吐槽春晚。这样的互动形式同样可能出现在微视上,比如根据电视播放的节目内容,微视的网友可以同步的对节目进行模仿或其他演绎,让电视媒体和移动社交媒体能够融合在一起,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总的来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传统媒体更应该积极主动的拥抱媒体的变化,与用户进行更多的互动,和新媒体联动一起来做更接地气的内容,才能顺利完成一次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