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购物的时候,看到一件非常适合自己的夹克?然后看了一眼价签,却变得有些犹豫。你应该现在买下这件完美的衣服,还是等到必将来临的换季促销时,再看看能否买到这件衣服?如果店铺告诉你,这件衣服数量有限,或者适合你的尺码只有两件了,你会怎么办?
笔者近期与凯伦?张教授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消费者对购物的战略性考虑越来越多,后悔和可获得性错觉等行为动机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应该在定价策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如果消费者将自己的选择行为结果,与未选择行为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后者对他们更加有利,这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换言之,如果上面提到的夹克在未来促销时可以获得3折的优惠,他们就会后悔现在以更高的价格买下了这件衣服。同样,如果在未来促销时,适合他们的尺寸已经售完,他们则会后悔现在没有出手购买。
消费者由于缺乏处理所有相关信息的能力,进而会产生可获得性错觉。消费者需要考虑那件夹克现在的受欢迎程度,来预测它未来的可获得性。如果消费者认为出现不确定结果的概率要高于实际概率,此时也会出现可获得性错觉。即便实际概率并不明确,消费者也往往会表现得好像他们在内心已经感知到这种可能性。
有趣的是,零售商可以通过引发可获得性错觉,来刺激消费者的后悔情绪。他们可以通过标识牌强调库存有限,或者发布较少数量的商品,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你发现在货架上仅有两件适合自己尺寸的衣服,你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件商品供应量有限。许多电子商务零售商,比如亚马逊(Amazon)等,都会明确标注每件商品的剩余库存。
这是一种聪明的策略,因为可获得性错觉对消费者购买决定的影响要大于后悔。因此,根据这种错觉开展的营销活动往往会比只强调后悔的营销活动产生更好的效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购买行为都会受到这些行为动机的影响。如果你看中的是普通的贴身内衣而不是夹克,会怎么样?这种内衣在许多零售商店里都能买到。不论今天买还是以后买,消费者都不太可能后悔。对于这类商品,天天低价策略才是最佳选择。相反,那些会引起后悔情绪的商品,则更适合降价促销策略。凭借庞大的销售交易数据集,以及零售商的经验,我们可以确定消费者在购买不同商品时的行为动机。零售商在确定一件商品是否会导致后悔之后,就可以利用我们的算法,决定到底应该采取天天低价策略,还是降价促销策略。
忽视这些行为动机,对于零售商来说非常危险。我们发现,零售商忽视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库存过低,同时失去14%的潜在需求。鉴于零售商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14%的数字非同小可,因为它可能意味着10%的利润。
各公司越来越重视定价策略,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是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商业的其他方面,如运营与供应链等,之前一直很受关注。而定价将是下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