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改革、员额制、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大背景及各项因素的综合叠加影响下,辞职的法官越来越多(其实辞职检察官也不少。那么法官们到底为什么会选择离职?下面和小编一起盘点法官离职的原因都有哪些吧!
宽泛的说,员额制、责任终身、立案登记、文书公开、庭审直播等都属于司法改革的一部分。改革如果没有让参与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是革自己的命,那可能就会对参与者造成离心。部分不能继续坚守的法官们,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离职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员额制之前,多数“法官”可能是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各类职级的法官,但员额制39%的红线划出来后,很大一部分继续办案的人,可能就不宜再被称为“法官”了。如果本次不能入额且已有下海之心的,为免将来离职时自己竟已不是“员额法官”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去也!当然,司法改革带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但纯粹因司法改革的影响而选择离职的法官,可能并不那么多。
尽管司法改革的推进节奏和微信使用周期差不多,但法客观察员还是认为微信在助推法官离职方面的影响要比司改大得多。
1、微信扩大了法官的交往圈子。
微信的.使用,尤其是在法律类公众号旗下建立各类微信群的影响下,以前在人们印象中离群索居、深居简出的法官们,或出于交流学习的需要或好奇等原因,都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微信通讯录中增加了很多的同是法律人的律师、法务以及曾经是法官的律师和法务。这样,法官朋友圈经常会看到律师们的日常和生活状态;在微信群里,法官们也更直接的与其他法官和律师们交流和讨论。话题当然也包括专业问题、司改话题,也包括职业话题。要放微信普及之前,这样的互动机会当然会少了很多。
在专业群的法官们会看到有些专业水平与自己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律师们也能够挣到不少钱过着看上去不错的生活,此前担心出来难以打开局面的顾虑,因自己在专业和业务上的自信,逐渐慢慢打消了。尤其是在加入了准备离职的法官群后,相互之间的抱团鼓励以及那些已经离职且风生水起的前法官现身说法和成功的示范效应下,法官们对于在“海里”折腾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了。在离职法官群里常见的对话模式是这样的——
问:从法院辞职,你后悔吗?
答:后悔。
问:后悔什么?
答:后悔出来晚了。
3、微信为法官们下海准备了船。
笔者曾有过这样一个初步的观察和判断:那些在微信上比较活跃的法官们,更有可能辞职。甚至可以更具体一些说,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且比较活跃的法官们更有可能会辞职。以至于笔者常与那些勤于更新微信文章的法官朋友们开玩笑说是不是做好准备下海啦?!当然也有法官直言不讳地说,是的,勤于更新文章就是积累一些影响力和知名度为辞职做准备。就有限的观察,喜欢用微信且在微信上比较活跃的法官们更容易辞职。
不少法官通过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在职期间就通过大量专业文章的传播积累了不少读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积累了一定的个人品牌、专业标签甚至积累了潜在客户(也包括未来的律师同行),这让法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了各种可能在体制内得不到的认可,这也有不少公开的先例。如果每天写两份判决书,进行大量法律分析,但这份判决只能让有限的人看到;通过专业文章的写作和分享,更多人通过关注、订阅、转发、点赞、打赏等方式,对法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的认可,这显然比体制内的煎熬更有吸引力。通过这样的积累,离职时,自然从容了许多。
三、其他原因
伊的马云爸爸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无非两个:钱,给的少了;心,受委屈了。日前一位关注中国司法改革的外国友人惊叹地对我说,刚与包括最高法院在内的几级法官交流完,让TA震惊的是,中国的法官工资怎么那么少?法客观察员以中国特色的方式向这位外国友人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当然,听者也是一愣一愣的(你想听吗?想听的话,我下次来分享)。
前面说那么多,问过不少人,除了各种理想、自由等客套外,主要原因其实还是这个——法官们工资太低了。除非部分有资源的法官,可以通过出版、讲课等方式获得比工资还高的收入外,大多数的法官并没有什么生财之道。对一线劳动者来说,给钱才是最重要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