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杂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第一次作为考官组织面试,心里突然感到酸酸的,也改变了我的一个观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绝非谬论。
家庭背景、条件,决定不了一个人成长的高度,但却决定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起点。
当考生们一个个怯怯地推门进来参加面试,从他们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和表露出来的性格气质,不难判断他们的家庭出身与成长环境,从他们各自描述的经历,也无不透露着与家庭相关的背景信息。
参加面试的,都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但这种趋势确确实实地存在——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性格气质与家庭背景联系紧密。
招收条件、标准和名额是明确的,同情心使我内心一次次挣扎,但又不能因怜悯而有失公允。看着含泪却故作轻松的考生离去的背影,我只能默默祝福。
我曾不止一次自豪地说过,出身穷苦家庭的我混得并不比同龄人差,能力素质更优于许多同龄人时,但总要附带说上一句----我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从几位前来面试的考生身上,我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的一些影子----自卑、胆怯,想自我突破却又无所适从……这就是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时的起点。
老人常讲,富不过五代,穷不过三代,讲的是富家纨绔子弟易败家,寒门孝子通过磨砺就能跃龙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这个规律似乎已经被打破。条件优渥的家庭对孩子培养的投出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孩子更加自信活泼,而穷人家却因为生计,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孩子趋于自闭内敛,比如越来越引起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很多成为了“问题少年”。
前段时间看过一条网贴,“我花了18年时间,还是不能和你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喝咖啡。”虽然我对这条网贴保留自己的看法,即生活没有必要反复比较,自己满足即好,但这条网贴却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的人为之苦苦奋斗的生活,而有的人却伸手即来。
我一直坚信,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跑,尽管紧要处需要保持冲锋的`势头,但更拼意志与韧劲。我不否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必将能改变生活的境遇,但要完成逆转式超越却很难很难。譬如眼前的一个考生,他说:“我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我想我应该行的。”说着,忍不住流起了眼泪。我不知是否有人会认为这是作秀,以此打动考官,但我的鼻腔还是为之一酸,几欲落泪。在他的意识中,很显然,错误地将努力与优秀画上了等号。比起他人,其实他并不算优秀,我不忍打击他,但又不能辜负了考官的职责。“小兄弟,不要放弃,继续努力,一直一直……”我想把我真实的想法告诉他,但没能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