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12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更多场合下的塑料生产、销售、使用做出了限制,让“限塑令”又重回人们的视野。该《管理条例》明确天津市禁止生产和销售超薄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等国家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禁止或者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一方面是重提“限塑令”,另一方面是垃圾分类需要居民使用更多的塑料袋分装垃圾,面对两难处境,市民该如何选择?
“限塑令”难禁免费塑料袋
记者调研发现,免费塑料袋在多种生活场景仍在大量使用。在农贸市场和菜市场,拎着塑料袋的市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挂着一叠塑料袋,市民要买东西卖家就随手扯下一个。
昨天,记者走访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超市中的塑料袋大多明码标价售卖,但农贸市场仍以免费赠送为主。在静海区一家菜市场,几个商贩吐槽:“塑料袋都不够用了,顾客买多买少都会要几个袋子。”“买把葱、几棵小青菜都要个袋子,如果不给人家就不买了。”
上班族高女士几乎每天中午都会点外卖,“中午没时间去店里吃,人太多、排队费时。”外卖普遍使用塑料袋、塑料盒盛装,高女士觉得这样确实比较浪费塑料袋,“有的会套几层塑料袋,如果有汤还会单独再用一个袋子装,中午吃一顿饭会用掉好几个塑料袋,吃完会扔掉,没法再重复用了。”
买菜大量使用免费塑料袋等老问题仍然存在,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也给白色垃圾治理之路带来了新的困扰。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12年过去了,从限塑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缺少优质方便的替代品
记者调查发现,“限塑令”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是市场上没有出现优质方便的替代品。相比塑料袋,无纺布等材质的环保袋的使用频率没有显著提升,不仅成本高,而且体积大携带不便。在垃圾分类的要求下,使用塑料袋分装生活垃圾显然更加便捷,这也导致市民对塑料袋的依赖度更高了。
近年来,网购发展也加剧了塑料制品浪费问题。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600亿件,所耗胶带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
塑料袋分装垃圾陷入两难
塑料袋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大量使用和随意丢弃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对于垃圾分类条例中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内容,市民们纷纷表示理解赞成,但也有不少人担心,如果全面限塑的话,成本势必转移到消费者头上。有市民建议可以限制外卖和快递包装使用塑料袋,鼓励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买菜用的塑料袋不要扔掉,可以当成垃圾袋使用。但垃圾分类可能又会加速塑料袋的使用频率。”市民张先生说,“限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商家还是个人,都需要经过政策引导逐渐培养新的生活习惯,在找到新的替代品之前,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