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人如何防骨折
冬季一到,老人发生骨折的风险也直线上升,据临床资料显示,与夏秋季节相比,冬季老年人骨折发生率增加5%至6%,且多为不小心摔倒导致骨折。专家表示,在冬季也严防老人摔倒骨折,因为骨折后不但要承受巨大的疼痛,而且由于老年人体质弱需长期卧床又会引发褥疮、脑血栓、尿路结石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冬季迎来老人骨折“高峰期”
专家表示,在冬季,大家的衣物都会增加,灵活度也相应下降,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是大事,可老年人由于视力弱、听力差、肌力下降、平衡力不好等原因,甚至神经系统的疾病,极易导致跌倒。加上本身存在的骨质疏松,骨头脆性增加,跌倒后就容易发生骨折。
“在门诊中,最常遇见的就是老年人出门或者跳广场舞时出现骨折。”专家指出,冬季路面会因为结冰或下雪变得很滑,不少广场舞在晚上聚集,灯光不好引来疾病。
进入冬季以来,因为骨折被送往医院的老年人逐渐增多。这既和季节有关系,同时也和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有关系。从临床观察来看,以骨质疏松为病理基础,老年人在此时最容易出现三种骨折。
1、出现在髋部,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老年人由于本来年龄就大,行动能力不如从前,再加上穿的衣服多,行动更加不便,这时候如果室内地面湿滑,或者灯光照明不好,就容易在晚上起夜的时候,或者走进厨房的过程中摔倒。一旦如此,很容易发生髋部的骨折。当骨折发生的时候,患者应该第一时间呼叫120,在被送往医院之前,就由专业人士帮助其做好固定。患者千万不要自以为暂时扭伤,就在床上休息,不去就医。此外,平时在卫生间、厨房等地铺上防滑垫十分必要。
2、发生在腕部。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会本能地用手扶墙或者扶地。此时如果用力过大,就容易造成骨折。骨折发生时,有些患者会出现腕部畸形,从而很快到医院来就医。还有些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畸形,只是有些肿大而已。这个时候,患者千万不要觉得没有大碍,不去就医。如果长时间拖延,骨骼就会出现位移,使得治疗难度加大。这对患者来说得不偿失。
3、发生在脊柱。专家提醒,这最容易发生在老年人坐公交车的时候。这就要求老年人在坐公交的时候最好坐在前面,不要坐在后面,以免遭受大幅度的颠簸。此外,一些老人是因为坐在椅子上头晕跌落下来导致骨折。因此老年人在户外最好准备高一点的凳子。坐高凳子,人在发生眩晕的时候不容易身体后倾,也就减少了跌坐在地、发生骨折的几率。如果是坐在矮凳子上,一旦眩晕发生,老年人很容易受身体重心位置的影响跌落下来,造成骨折。
老人骨折后,切记勿长期卧床
一旦发生骨折,许多老年人的家属都会规劝患者不要乱动,卧床静养最好,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合适,专家表示,除非是腰椎扭伤等不得不卧床的疾病,老年人骨折后或术后休养都切忌长期卧床。
专家介绍,因为长期卧床易导致老年人血液循环降低,使心脏缺氧,诱发心肌梗死或肺炎,甚至加剧本身存在的骨质疏松症状,此外还会引发褥疮等疾病,专家表示,对于手术后的老人,可在家属的帮助下做辅助性恢复,如手臂骨折,要注意肩关节的活动;腿部骨折,可以在床上坐起适当活动上半身,有利于肺部功能。
冬季预防骨质,做好三方面
1、骨密度检测,建议中老年人则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骨密度筛查。了解骨质的强度,拟定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计划,必要时给予简易强化骨骼的药物,特别是出现体力下降、手足抽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身长缩短、腰酸背痛等“报警信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饮食方面,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蛋类)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需多晒太阳,通过光学作用,让体内维生素D产生活性,一般每天晒30分钟太阳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对于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老人来说,可到医院开一些能够减少钙丢失的`药物;
3、穿衣方面,注意衣物应当轻薄而保暖,添加过量的衣物反而会导致其行动不便。另外,老人可酌情使用拐杖,穿鞋不仅要保暖,更要防滑,硬塑料底之类的鞋最不适宜。
老年人应让自己的骨骼健康,防治骨质疏松。主要做到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调养,多食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量高的食品;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还可以服用一些补钙类的保健药品。
其次,消除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的隐患。老人平时生活的环境一定要多下功夫,如楼梯道的灯光亮一点,地板要防滑等等。
此外,老人在下雨天尽量少外出或少去容易跌倒或扭伤的场所。最后,重视身体给我们的警告。如果身体感到轻微的不舒服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不能到了大病才着急,我们应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除了骨质疏松外,摔倒常是老年人骨折的外在原因,因此老年人居住的地方地要平,家具要简单并靠墙摆放,东西不要放在老年人经常进出的地方,以免绊倒;洗澡要坐在凳子上,不要单腿站立穿裤,上下楼必须手扶栏杆,踩稳楼梯;床铺不宜高,夜间上厕所必须开灯,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下地,若猛然起床下地,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致晕倒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