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虚是肥胖的原因
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的气有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 其实,气很简单,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一个气血平衡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一个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脂肪是什么?脂肪就是体内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
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血管里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肚皮上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定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二、气有四虚
胖人气虚,为什么会气虚呢?原因不外乎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
气虚,就是说,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代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
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代人称这类胖子为“肥人”。
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古代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
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古代人称这类人为“肉人”。《灵枢·卫气变态》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这类胖子圆乎乎的,浑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
三、人有四胖
胆小的胖子气虚;怕冷的胖子阳虚;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1、胆小的胖子气虚
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首先应看他胆量如何,一般来说胆小的胖子气虚。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
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还应该特别注意舌头。气虚的胖子舌体胖大,舌淡红,舌头两边有明显的齿痕。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受齿缘压迫所致。舌体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将舌体泡大了,水为什么会多呢?这是由于气虚,气化功能较弱,不能将水湿代谢气化出去。所以,假如一个胖子的舌头有齿痕,那么,这个胖子十有八九属于气虚型。
最后,判定是不是气虚型胖子,还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
“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就弱,血行迟缓,人就会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气虚推动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脸上,所以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代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
治疗方法:党参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多吃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由于这些都是补气的食品。
2、怕冷的胖子阳虚
有一类胖子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这一类胖子多为阳虚。其次,看一个胖子是不是阳虚,还要看大小便。阳虚的胖子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另外,阳虚型胖子有的还会出现阳痿。
治疗方法:张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由八味药组成,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假如去掉后面两味药,就成了六味地黄丸,由于它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们又叫它桂附地黄丸。其功能为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大家一定晓得加湿器是如何加湿的吧!水放在一个容器里,一般情况是出不来的,假如通上电加热,水蒸气就会像雾一样蒸腾而上。附子和肉桂这两味药,就相当于给加湿器接通了电流,它能将严寒的肾水加热气化。附子性味辛甘,大热,肉桂性味辛甘,温,它们一进入人体之后,就能产生热能,将严寒的肾水加热,变成肾气,这样,人的全身就开始逐渐温暖起来。
另外一个方法是经常推拿后背督脉上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阳气, 经常推拿这几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