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蜂是蜂群内部竞争的主要方式,一般均发生在外界蜜源匮乏的季节,蜂群通过作盗保留强者、淘汰弱群和病群,让强者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从而使蜜蜂的种群得以延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盗蜂是怎么形成的吧!
一、蜜源过于匮乏
蜜源是养蜂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蜜蜂采集蜜源植物的花蜜、花粉等来酿制蜂蜜且对花、蜂蜜、糖浆等有强力的采集欲望,在外界蜜源匮乏时采集蜂便将采集目标转移到同场或不同场的其他相对弱小的蜂群上,如果一只盗蜂成功潜入其他蜂群并作盗成功,接着便会带领大量同巢工蜂前来盗取蜂蜜,从而导致盗蜂的发生。
二、人为引起盗蜂
盗蜂的形成很多时候其实是养蜂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比如养蜂人频繁开箱检查蜂群或提脾检查时间过长而引起盗蜂,饲喂时因操作不注意将蜂蜜水或糖浆洒落在蜂箱外边而引起盗蜂,取蜜时直接在蜂箱附近摇蜜或过滤蜂蜜而引起盗蜂,在易发生盗蜂的季节用樟脑丸等含有香料的药物来治疗蜂病而引起盗蜂等等。
三、蜂群太过密集
养蜂场盲目的发展蜂群数量也会导致盗蜂,尤其是定点养殖时极为普遍,蜂蜜的采集半径一般在3公里以内,在蜂蜜采集范围内的蜜源总量是一定的,蜂群数量越多则蜜源相对越少,这样一来便会人为的使外界蜜源匮乏,从而导致盗蜂的发生,因此养蜂场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蜂群数量,或者在3公里外的地方新建蜂场。
四、蜂种自身原因
不同蜂种的盗性有较大差别,相对来说盗性强的蜂种较易发生盗蜂,极少数盗性极强蜂种作盗已经成为一种习性,因此需要养蜂场不断的改良蜂种,将盗性强的蜂种淘汰掉,保留哪些极少作盗的蜂种,同时多年饲养同一蜂种的蜂场也容易发生盗蜂,因为这些蜂群的群味本身就极为模糊,从而为作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总结:盗蜂是蜂群食物资源再分配的一种形式,虽然对蜜蜂自然种群的生存和强盛意义重大,但在养蜂生产中盗蜂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则可能导致被盗群的群势减弱甚至群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