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烂皮病又称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株上的病原真菌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
杨树烂皮病的发病症状
干腐型:
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 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枯梢型:
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
清除菌源
做树桩或篱笆用的杨树枝干上有大量病菌,而且在春季大量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成为侵染源之一。因此,做桩木用的树干应及时剥皮,做篱笆用的杨树枝干应在早春喷洒石硫合剂,铲灭菌源。
科学整枝
修剪应逐年进行,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平时修,剪口要平滑,修剪下的枝条要运走或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