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种植多长时间可以收获?黄连植株生长习性有什么特点?黄连的根茎生长有什么特点?黄连种子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黄连植株生长习性
黄连从播种到收获根茎,整个生长发育期需6~7年。即育苗2年,大田培育4~5年。栽后1~4年生长快,尤以3~4年根茎生长最快,第五年生长减缓,第六至七年生长衰退,叶片逐渐枯萎,叶片减少,须根脱落。
黄连幼苗生长缓慢,从出苗到长出1~2片真叶,需1~2个月,生长1年后多数有3~4片真叶,株高3厘米左右,少数生育良好的有4~5片真叶,株高近6厘米。1年生黄连根茎尚未膨大,须根少;2年生黄连,多为4~5片真叶以上,株高6厘米左右,根茎开始膨大,芽苞较大;3~4年生黄连叶片数目增多,叶片面积也加大,光合积累增多;4年生以上黄连开花结实。
黄连每年1月抽薹,2~3月开花,3~5月为果期。从抽薹开始萌生新叶,老叶枯萎,到5月新旧叶更新完毕,每年3~7月地上部生长发育最旺盛,地下根茎生长相对缓慢,8月后根茎生长速度加快,9月混合芽或叶芽开始形成,11月芽苞长大。在一年生幼苗生长后期,叶丛中形成叶芽。越冬后从叶芽中抽出新叶,老叶枯萎。秋季地下根茎膨大,地上叶丛中又形成新的芽,再越冬后新老叶再次更新,秋季地下根茎又膨大。以后各年新旧叶片不断更新,根茎不断膨大,当叶丛中形成混合芽后次年根茎形成分枝,依此下去,根茎可形成6~7个分枝,即“鸡爪”。故有“春天长叶子,秋冬长头子”的谚语。
黄连种子发芽出土后,胚茎膨大形成最初的根茎,称为“蜂头”。移栽后,在“蜂头”的顶端,分化出叶芽,次春叶芽出土后,其生长点分化出混合芽。混合芽萌动后向上长出分枝,次年在这些分枝顶端和侧生叶芽萌发的新枝顶端又可分化出新的混合芽。黄连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一节节向上成丛生长,形成明显的结节。随着植株生长年限的增加,根茎结节数或分枝层次也逐年增多。其形态与所处的自然条件与栽培管理、生长年限有密切关系。由于根茎有向上生长的特性,栽培管理时,每年都要追肥培土,土的厚度适当,黄连呈圆形,药农称“对窝”形,黄连产量高;上土太薄或不上土,黄连呈薄饼状,俗称“鸡屎饼”;上土太厚,根呈细长的“跳杆”(过桥),影响黄连的产量与质量。
三、黄连种子生长习性
黄连用种子进行繁殖。黄连种子细小,千粒重1.1~1.4克。种子有胚后熟休眠习性。据研究,黄连种胚在形态发育早期,即心形胚形成时期,以5℃~20℃为适宜;当种胚由心形向长心形或鱼雷形发展时,在冰箱条件下能显著加速,种子采收后如一直放在冰箱内(5℃~10℃)层积,可在6~9个月内完成形态后熟,达到裂口。完成形态发育的种子,还必须在0℃~5℃低温下经过1~3个月完成生理后熟。外源赤霉素处理虽然可加速种子的后熟,但是幼苗纤细,生长不良。完成生理后熟的种子,次年春季气温达到11℃~14℃时整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