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基金投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很多人都会经常买基金,尤其是资金比较充足的上班族。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资本投资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那么疫情期间基金会跌吗?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基金有涨有跌,不同的基金涨跌情况不一样,具体情况要关注各个基金的动态。
本次疫情对影视、餐饮、旅游、酒店、航空、机场等行业公司当年净利润会有影响,但第二年这些需求大概率可以回补。
如果疫情持续时间不长,对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目前景气度高的行业没有太大影响。
此次疫情可能对经济和市场带来一定的短期影响,但影响的时间和幅度有限,不必过度担忧。
受疫情影响,部分上市公司的短期盈利数据会出现波动,继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风险偏好。短期的趋势投资者会考虑回避风险,但对于理性的长期投资者而言,短期事件冲击或是一个不错的资产配置时点。
疫情不会改变优势行业和优秀公司的向好趋势,相应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后续也会跟进,无风险利率有望进一步走低,因此对市场中长期趋势仍然乐观。
说到疫情,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2003年的“非典”,首先我们来简单看一下“非典”对当时市场的影响:在“非典”的全程中,上证指数总体跌幅不大,疫情本身没有对市场产生趋势性影响,只是在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出现了阶段性波动。
可以看到,疫情的爆发短期内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造成市场下跌,但是不会影响的市场的总体趋势。
当然,要注意的是,这次疫情,感染人数和信息传播速度远高于2003年,各地的交通管制力度也远高于2003年,所以疫情爬坡期间对经济的影响也将大于2003年。
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积极的因素。面对这种突发事件,国家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政策来对冲事件的影响。比如货币政策方面,2月2日即宣布节后首日,进行1.2万亿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首日开盘市场大跌的情况下,外资持续买入,单日买入额近200亿元。2月4日、6日依然在不断买入。基金公司也纷纷买入自家的偏股型基金。
所以,疫情短期对于市场的影响最终还取决于疫情的发展情况,拐点的出现、宏观政策的力度以及各大机构资金等多重因素。随着疫情高峰过去,恐慌情绪的缓和,市场也将迎来修复性上涨,疫情下的恐慌下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不错的布局时机。
首先:当基金出现亏损,心态要好
保持镇静,不要盲目割肉。不着急用钱,要耐得住性子,不能买来买去。在买基金之前要对自己手里的资金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其次:看自己选择基金的方法是不是正确
当初是如何选出的这支基金?是专家朋友推荐、跟投、还是用了具体的方法实际选出来的、亦或是什么都不懂,随便买的。
如果是用自己的方法选出来的基金,持有一段时间后,发现收益不理想。也不要着急卖出,再观察一段时间,毕竟买基金不是抄短线,涨跌都有一个周期。
第三:我计划持有多长时间
如果打算这笔钱三年内不用,那就不要着急。如果这只基金质地还可以,那就继续买进。越跌越买,当市场反转时,就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总之出现下跌行情时不要恐慌。好好分析一下是整体市场的变化,还是这只基金出现了问题。
无论什么投资都切忌盲目跟风,每个人手里的存量资金不一样,现金流也不一样。一定是先做好合理的规划再去做投资。留出生活应急的资金,再把剩下的分成短期、中期、长期,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投资标的当中。
手里资金越多越要做规划和资产配置。巴菲特说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但同样的篮子也不能买太多,把握好度。
千万不要三天上涨就改变信仰,三天下跌你又开始怀疑人生。投资最后经营的都是心态。
疫情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仍在,A股短线波动也在所难免,但不确定性造成的短线急跌往往带来股市长期投资机会,因为中国经济由注重数量到质量的转型不会变,医疗保健、消费和科技业受益于中国长期结构性发展的趋势不会变。随着风险逐渐释放,投资者可逢低布局、着眼长期。配置上建议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是布局低估值的价值龙头,包括低估值、稳定增长的金融、地产和传统周期制造业等行业的龙头公司;另一方面则是科技成长方向的“大创新”,包括新能源、5G和人工智能领衔的科技成长股,如电子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向。
鉴于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市场大概率震荡反复,对于轻仓的投资者,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有可能带来新的入市机遇。但仍然需要谨慎投资,可考虑把手中的资金分批操作,逢低买入,起到平滑成本的作用,避免一下站在“高岗”上。同时也可以采取定投的方式持续投入,把握中长期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