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目前并没有全国实行,只有部分几个城市试点,但预计实行效果还不错的话,肯定会统一全国的。双减政策其实就是可以给学生减压,不让孩子们有课外辅导,但很多家长觉得规定后,有钱人想补课还是会请一对一家教,而穷人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其实针对这一措施,教育部也规定过不允许,只是不好管控而已,一旦发现是可以举报的。
事实上,教育部对此早有规定: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机构,都不得以导师的名义开设补习班,进行学科知识培训。也就是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几个人还是“一对一”,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外,任何个人或个人都不能开展学科培训活动,哪怕是家教也不行。
第一,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以导师的名义教育学生。由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许多教学机构和在校老师进行了彻底审查,一些教师面临着“下岗”的境况,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改行专门做一对一的培训,这样让“双减”政策的效果治标不治本,课外辅
导班变成了另一种补课形式,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种“改变”的本质,其实是课外补习班的“重生”,让这些新的“导师”有资格并收取学费。因此,相关部门的这项规定,实际上为那些想通过一对一家教赚外快的人断了路。
其次,学校教师不能以有偿形式为学生补课。课外补习班被禁止,一对一补习的未来不明朗。一些家长把目光转向了学校教师,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该比市场上的教育机构要好。另外,作为最了解孩子特点的教育工作者,学校的老师无疑是最值得信赖的。但是,学校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学校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课堂上。而对于其他没有接受过学校老师一对一培训的学生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双减政策为什么不能上外教课
并未官宣过,但网友猜测是为了加强语文的学习。政策原文中明确说的是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以及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而不是对外教一刀切。换句话说,在我国境内的外教上我们自己编的教育课程是没有问题的。
双减政策下教师该怎么办
1.不急着辞职。在机构没有提出裁员的条件下,先做好手头工作,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家长,认真学习政策,打磨教学,不急着辞职是对机构最大的回报。很多老师一看到文件,内心就慌了,以为马上就失业了,于是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但其实,立刻辞职,不意味着就马上会更好。这个时候,要考虑社保问题,要考虑下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
2.内化个人技能。绝大多数的教培教师都是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好学习的人。此时,我们除了做好手头工作,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更多技能,可以是跟机构转型项目相关的,也可以是自己以后想从事的职业相关的技能。停止迷茫,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用技能来赶跑内心的焦虑。
3.如有教师资格证,可了解当地或者周边地区的招考政策,及时做好备考准备,努力成长“铁饭碗大军”的一员。
4.网站发布简历,在简历上可弱化原有职业的岗位信息,提炼出原教培工作中体现的工作技能,如善于沟通,善于客户群体分类,表达能力突出,活动组织策划能力,文案书写能力,行政工作等。通过能力显示,增强你的简历被浏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