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的挫折承受力
这个单元将教会我们如何培养:
(1)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2)战胜挫折的坚韧毅力;
(3)克服挫折的科学方法。
1.学会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
什么是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呢?
那就是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因此要敢于承认挫折,承认失败,不被挫折和失败所吓倒,努力去战胜挫折和失败,把挫折和失败变成成功之母。
下面是对待挫折和失败的两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
红红长得天真可爱,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小学六年级以后,她的几何成绩总是赶不上别人,有一次考试竟然是全班倒数第7名。回家后,爸爸有批评了她。当天夜里,她竟然从一个8楼上跳了下去,自杀身亡。
有一天,小兵早晨到学校后,同班的值日生发现她没做家庭作业,报告了老师,老师批评了她。小兵是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因此他回家后,告诉奶奶说老师和同学欺负他,奶奶一听非常气愤,拄着拐杖和小兵一起到学校去找老师"算帐"……
--第二种态度:
小强是一个不幸的孩子,3岁的时候爸爸就死了。后来又嫁了另一个做小生意的人。这个人经常打小强的妈妈,也经常打小强,小强上学后,常常连最基本的学习用品都没有,一放学就得帮助后爸做小生意。可是,小强努力学习,从不耽误功课,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小敏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小敏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没有工作,靠买报维持母女俩的生存,小敏和妈妈的感情特别深。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妈妈"。小敏平常作文写得不好,这一次由于对妈妈的深厚感情,作文写得非常感人。没想到,老师看了作文以后狠狠地批评了她,因为老师认为小敏写不出怎么好的作文,说她这篇作文是抄来的。小敏想,老师冤枉了我当然不对,但是,我要是平常作文写得好,老师就不会产生误会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把作文写好。
大家一定会赞成第二种态度,不赞成第一种态度。其实,只有经得起挫折、失败、甚至冤枉的人,才能够有出息,才能够做大事业。
2.培养战胜挫折的坚韧毅力
大家知道"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吗?
李白是中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从小也很贪玩。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奶奶在一个池塘边磨一根铁棒。他很奇怪,就问老奶奶磨这根铁棒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针。李白认为这不可能。老奶奶说:如果你有恒心,天长日久,就可以把铁棒磨成针了。老奶奶的话使李白感触很深,从此以后,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了著名的大诗人。
"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就是一个培养毅力的故事,中国很多哲理名言都是说明这个道理的,如"水滴石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等。我们只有培养的坚忍不拔的毅力,才有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勇气,坚持战胜挫折和失败,直至达到最终的目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毅力.
---树立明确的志向。我们将来要做什么?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清楚了,我们就有了明确的志向,这些志向会成为一种动力,推动我们实现我们的志向,战胜在实现志向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
---培养兴趣激发毅力。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情非常有兴趣,我们就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培养了一种毅力。法布尔对昆虫有特殊的爱好,他在树下观察昆虫,可以一趴就是半天。兴趣具有神奇的魅力,它能给你一种探索未知的力量,在你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会帮助你坚持到底的。因此,我们应对培养对所做的事情的兴趣。
---有意地进行毅力培养。我们可以在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毅力培养。毛泽东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有意思地培养自己的毅力,例如故事在热闹的地方看书,故意站在大暴雨下面挨淋,坚持体育锻炼等。我们也可以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毅力,比如在放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看的电视剧时,我们坚持全神贯注地做作业;坚持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能够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3.掌握克服挫折的科学方法
有了战胜挫折的勇气,有了不怕挫折并坚持到底的毅力,并不等于有了克服挫折的科学方法。
如何才能掌握克服挫折的科学方法呢?
---学会化解因挫折带来的痛苦。
英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叫萧伯纳,他曾经非常幽默、非常坦荡地化解自己的不幸。有一次,在大街上有人骑车将他撞倒在地。那个人急忙下车扶起他,并不住地向他道歉。萧伯纳很幽默地说:"不,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劲,那您就可以作为撞死萧伯纳的英雄而永远名垂史册啦?
不管怎么说,挫折和失败都会给人带来痛苦,你应该学会化解痛苦,然后以一种正常的心情重新开始。比如受到批评时你找找原因,碰到困难或受到委屈时向家人和好朋友倾诉倾诉。
善于找出挫折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制定克服挫折和失败的新方法。对待挫折和失败,你仅仅不怕它是不行的,你不怕它并不妨碍它还存在在那个地方,你只有找出引起挫折和失败的原因,才能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