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反之则会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提问的技巧,欢迎阅览。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会主动地探索原因,追求答案,但注意力又不会持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个话题感兴趣时。要积极利用,以此作为基础提问,因为幼儿之前已经表现了很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的进一步提问会积极响应,从而使提问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科学活动“电池的妙用”中。笔者发现幼儿对于那些电线、电池、铜片和灯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材料会有什么样的组合,会有什么用。此时笔者趁机提问:运
用这些材料,怎样才能使灯珠亮起来?通过具体的操作,幼儿发现了灯珠亮起来的秘密,学习非常主动。
二、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巧妙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幼儿探究活动开始之前、活动过程之中和活动结束时的提问都十分必要。合理科学的提问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括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正如拉瓦特里所说,教师“在最为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推动儿童在较高的水平上进行活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该在提问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1、提问要目的明确
有效的提问应指向明确。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从而达成教育目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原有基础、原有能力、教育活动的主题及目标。用一种精心策划的活动程序提问,使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处提问。我们知道,大多数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而对于教学环节而言,应该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提问上就要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这是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即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提问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但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验、不同水平、不同个性,正确估计幼儿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班级中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经常让他们回答有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让他们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便能回答的问题,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对幼儿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于少数幼儿,要使每个幼儿都有回答的机会,如只限于提问少数幼儿而冷落大多数,那么就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错误或不会回答的幼儿。要耐心引导和启发,不能指责,对于积极回答的幼儿要给予鼓励。使教师提问和幼儿回答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提问时,教师还要注意表述的技巧。把握提问的一些基本规则,如问题中心要集中,用尽可能少的字表述清楚,语音、语调要突出问题的中心和重点等。
3、提问要多设计开放式的问题
开放式的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它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既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像和思维的空间,又有了一定的难度,幼儿需要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幼儿的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提问要简明
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语言清晰、简明扼要,以免幼儿难以明白或者感到厌烦。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提问要问重点,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要反复设计问题,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进而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要力求能引导幼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时间留给他们去活动,同时提问不能过深过杂,也不能随着幼儿思路任意驰骋,使幼儿思维混乱。因为幼儿所学内容具有启蒙性、广泛性、综合性特点,它只需要向幼儿传递周围环境的最前沿的知识和观念,不强求系统,更不求深奥。
由此可见,要想达到提问的有效性,必须使提问能够起到启发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在新一轮教改中,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提问的技巧,课堂上灵活地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幼儿的学习过程才能是一个幸福而快乐的过程。
一、准确性提问――明确问题所指
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让整个活动得以更高效地进行。为此,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考虑所提问的准确性,即所问何事,为何而问,让幼儿接到教师的提问就能明白教师的意图,并能做出较准确的回应,以使活动顺利推进。如果教师在提问时所指不明,则幼儿极易陷入茫然之中,不知如何回应,或是答非所问,导致活动过程出现无效的停滞或反复,严重影响活动进程的流畅性。如在大班美术活动《花伞》中,针对目标一“掌握花伞的基本画法,复习各种线条,并找出规律”,我们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两个问题:“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花伞的线条、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你们觉得画花伞的时候,先画哪部分,再画哪部分?”针对目标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绘画出各种形状的花伞”,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提问:“除了这种样式的花伞,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式的花伞呢?”针对目标三“添画一些与画面有关的东西”,我们设计的问题是:“除了画上花伞还可以画上什么呢?”
二、冲突性提问――引发深度探索
认知失衡是自主性探索学习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去寻求对认知失衡的解释,探索学习才有可能发生,促进深度探索思考。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须先了解幼儿已有认知水平,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发幼儿之间或幼儿自身的想法产生冲突,让幼儿对已有的认知产生质疑,幼儿必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从而产生要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而加以验证。如,在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中,我引入提问:“蛋宝宝放在水里会沉下来还是浮上来?”幼儿回答说:“会沉下去。”这是幼儿的经验。我就出示两杯水,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有一定浓度的盐水,把鸡蛋放进去,出现“沉”与“浮”的两种不同现象。然后提问:“为什么蛋宝宝放在这杯水里会沉下去而在另一杯水里会浮上来呢?”提问激发了幼儿探究的欲望。幼儿作出各种猜测后,知道了另一杯水是因为加了盐才使鸡蛋浮上来,不仅想亲自动手去探究,而且又提出了加多少盐才能让蛋宝宝浮上来的问题……
三、启发式提问――引发因果关系
这种问题主要是让幼儿从事情的结果找出原因,从而诱发其探索答案的动机。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小花籽找快乐》的第二环节中,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寻找答案:小花籽在找快乐的路上都遇到了谁?太阳、小鸟、蜜蜂、青蛙它们快乐吗?为什么?以这些问题来帮助幼儿寻找快乐的原因,引导幼儿感悟蕴涵其中的哲理,并自然过渡到下面的问题:“小花籽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小朋友们有自己快乐的事情吗?把你遇到的快乐事情告诉大家好吗?”
四、层次性提问――关照能力差异
提问的内容应难易适度,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问中,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幼儿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顺序和层次性,以使幼儿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步地得以训练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关注到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为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在开展语言活动“小花籽找朋友”时,我们就按幼儿能力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来设计提问。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小花籽在寻找快乐的路上都遇见了谁?”只要是注意倾听的幼儿,这个问题一般都可以回答出来,所以就请平时比较胆小、不爱表现自己的幼儿来回答;而需要探讨性、发散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小花籽,你会怎样去寻找快乐?”我们就请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回答;需要归纳、总结类的问题,如:“你来说说你身边的快乐有哪些?”我们则请理解能力强的幼儿来回答,在这样低、中、高三个不同层次的提问中尽量使每一个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开放性提问――激发积极思维
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要求幼儿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能激发幼儿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盟发创新思维(答问是创新思维的萌芽)。如语言活动《小猴卖“0”》,老师先出示“0”形状,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这一问,马上就把幼儿的思维调动起来,他们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游泳圈,也有的说是数字0……接着又提了一个问题:“小猴卖‘0’,谁会来买?买来干吗?”这时的答案就更多了。提具有想像力的问题并不追求惟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使幼儿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具有丰富想像的答案,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可见,开放性的问题,不仅能鼓励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更能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实践证明,有效的提问可以引起幼儿的思考、探究,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把握重点、拓展思维,达成教育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每一次的提问,让我们的提问更具启发性,诱发性。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提问意识,优化提问质量,努力摸索提问的艺术,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使之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