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读书方法
人记忆最好的时候是从十二、三到十六、七岁。也就是上初中的那几年。至于具体是什么生理原因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意中不知道,也不敢妄说。但这是得到实践验证的,是确定无疑的。
到了成年,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方式浏览书籍,解读能力增强了,但记忆力衰退了。当时理解了,读过后很快就忘了,常常为此而懊恼。很多人久而久之就放弃读书了,读了也白读。到了意中这样半百的年龄,想记住书中的一些内容,就更难了。不客气地说,意中的记忆力属于比较好的。曾经说过,两年前与子明戏说一分钟能记住三十六位数字的事,至今还能念出来。那可能是意中对数字特别敏感吧?属于异数,当不得真。而读书,刻意去记,也就是一段时间。当然了,如果隔一段时间再看看,就另当别论了。
几年的读书体会,特别是读社会科学类相对较枯燥的书籍,艰涩难懂,心里本就排斥,遑论记了,能读就属难能可贵了。
意中把自身的读书体会录于此,以飨读者,并共勉之。
说穿了,意中体会读书的最佳方式无外乎慢读、记笔记、反复读三个步骤。
先说慢读。读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心要静。怀着愉悦的心情,用欣赏的目光去研读;二是要有宽松的时间。所谓宽松的时间,并不一定是有大段的时间供读书,而是选择的读书时间内,相对宽松。譬如,选择半个小时读书,哪怕只能读三、五页,但这半个小时是纯粹的读书时间,这就是意中所说的宽松时间;三是要能排除干扰。心绪稳定,集中精力,不为其它事务所羁绊,不为其它事情所分神。具备了这三点,就是做好了读书的心理、环境的准备,然后才能研究读书方式的问题。
初读一本书,要谨记一个字“慢”,不要事先计划多长时间读多少页,而要把时间放宽松些。所谓半个小时读三、五页不算慢,有时可能还达不到这个速度。千万不要急,一急就容易心浮气躁,就会降低读书效果了。慢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去揣摩。一旦遇到生僻或念不准或寓意不明确的字,必须弄清楚。喜欢读书的人,大概都有一个自小留下的陋习:小的时候读书,尤其是看小说,因不认识的字过多,很多时候是连猜带顺地读,只要了解了书中大该情节就OK了。对有些经常出现的生字,顺嘴按照自己的意愿念成只有自己知道的"发音,久而久之,这个字错误的发音就长久存于脑海,形成了习惯性发音错误,很可能一生都难改。社会科学类书籍是严谨的,是讲究逻辑性的。一个字的发音是否正确,可能左右一句话、进而影响一篇文章的立意,可谓至关重要。因此,读书时要备一本字体大些的字典和一个小的笔记本在身旁,不仅要查阅生僻字,还要把正确发音、解释记在笔记本上,有时候这些记在笔记本上的生僻字就是索引,看到它,就能由此回忆起当时读书的情景及这个字在书中起的作用,甚至能记起整段的文章内容。
慢,是为了心境平和,避免焦躁的最好办法。一旦感觉心浮,马上停下来,搁置一旁,留待下一个读书时刻。千万不可硬撑着,眼里有字心中无意,因此影响了读书效果,并使读书的心气松散了。一本书读一、两年不算慢,只要领悟就好。
次说记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落在纸面上,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的几率就要大得多。读书的时候,读到有感觉、感悟的地方,先做出标记,也可以做注。待到一段时间,整理一下,记入读书笔记。不要担心读过就忘、读书没有效果的事。要相信自己的领悟能力,很多内容也许记不住,也许转述不清楚,但脑海深处是有一定记忆的。书一旦读多了,读熟了,读到了,读出感觉了,当要用到书本中的知识时,自然就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拿不准的时候,翻翻笔记,哦,是在哪本书哪页就清清楚楚了,想引用,找出书一翻,一切就OK了。
说到这,意中再加一句,所读之书,最好是自己购买自己收藏的。意中坚持只读自己买的书,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也有例外,子明的书可以借阅,因为明嗜书藏书优于意中多多,且为父子,可视为一体的。再就是记笔记时,所记笔记应按照所读之书分类,对笔记中内容要注明出自书中哪页。做学问是严谨的,读书亦如此。
记笔记切忌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的做法,那样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引起烦闷。一个章节、一个论断地分段记笔记,既是一次温习过程,又不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记笔记切忌贪多。读时感觉都好,都做了标记,几乎就是抄书,就失去了笔记简要、提示的作用了。应该只做那些能够真正触动心灵的部分的读书笔记。一本三、四百页二、三十万字的书,能做笔记的部分为两、三千字,占1%左右的比例为好。当然了,相类似书籍涉猎的愈多,笔记的比例会愈低。
记笔记切忌字迹潦草难辨。笔记是伴随一生的知识财富,既能起到提示作用,又具有观赏性。每次看笔记都要猜,就降低了使用效率,并让自己难堪。意中提倡用电脑记笔记,一是字迹清晰;二是查看准确;三是借用方便。
再说反复读。反复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文;一部分是读书笔记。
原文。就是反复读同一本书。对一本好书,初读过后,一年内重读一遍有助于记忆。当然了,速度肯定会快于初次,这是自然的。如果能在三年内再复读一次,书中的基本要义就纳入囊中了。所谓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这个道理。
笔记。笔记是要常看的。很长一段时间,意中看笔记的间隔是一周。看到后来,熟悉到翻开一页(当时是手写)一扫就知道是什么内容,看笔记的速度相当于随手翻书。后来录入电脑,四、五十本书的笔记,一、两个小时轻松看完。遇到阐述问题,一些笔记内容就映入脑海,信手拈来就用。
书是我们一生的朋友,既不会背叛,又不会撒谎。与其相伴,注定不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