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型组织与机构相比更具理性特征,即对于知识的追求更具理智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在知识追求方面所表现出的理智性皆有不同。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理智性特征的革新势在必行。从进行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原因及应注意的问题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进行知识解读。
高等教育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智性特征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依据。理智性特征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特征,缺乏了理智性特征,高等教育将失去应有的发展活力。在社会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追求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理智性特征也应得到积极、及时的变革。
一、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在追求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理智性特征使得高等教育成为社会进行知识普及与研究的场所。在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今天,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形式,传播知识及追求科学真理成为大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大学的设立不是为了经济效益,而是为了能更好地普及知识与研究。大学教育的非经济性是当前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观点[1]。大学作为知识普及场所,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但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单纯作为知识普及及传播场所的大学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社会新经济背景下,技术型企业及科研型组织机构的层出不穷,对原有的高等教育在知识行业的垄断地位发起了挑战。如何使教育更加高等,以确保知识行业的地位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要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对自身理智性特征进行及时革新,积极转变自身管理方式,这将有助于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确保达成知识行业垄断地位不变的目标。
二、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应注意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蔓延的今天,各国都对其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进行了必要的革新,以适应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国际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竞争中难免会出现高等教育转型的实用主义化。高等教育实用主义化指高等教育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本应具有的理智性特征,过于追求知识的实用性,致使社会在对高等教育知识研究成果的应用中,缺乏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用性知识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缺陷,因此,高等教育在进行知识追求时,应牢牢把握理智性特征,避免实用主义的出现[2]。现代化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合理保护及活动效率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是高等教育应重视的知识研究课题。高等教育在管理方式的转型中应积极坚守理智性特征,开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从而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追求知识的理智性特征,该特征是高等教育与其他组织的根本性区别。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中,高等教育的理智性特征必须保持不变,高等教育的理智性特征要求其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对知识进行研究的`核心任务不变。保证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高等教育都具有知识普及与传播的功能,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首要前提,也是必要前提[3]。社会发展新时期,新的经济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中,建设创业型大学成为转型的目标。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相继提出了大学教育创业型发展的转型方向,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积极探索,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领军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大学校园是我国青年进行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对于青年知识及思想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我国长期以来开展文化批判工作的重要场所。事实证明,由知识进步青年组织的社会活动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引导的“五四运动”更是开启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批判性作用,要将研究符合社会发展知识与培养社会进步青年作为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目标,积极开展大学教育向创业型方向的转变,努力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一切有利因素。
四、结语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型是随着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必要的积极转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大学不仅应是社会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场所,还应是社会批判性文化发展的重要战场。大学的目的是使社会民众对知识进行理性理解与学习,为社会青年提供自由的文化学习场所,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建设性学园,对于人们追求智慧、实现梦想有着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