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家长如何帮艺术特长生的孩子选曲

家长如何帮艺术特长生的孩子选曲

想在北大、清华冬令营选拔中胜出并最终签约,大概需准备十级以上比赛曲目一至两首。因为乐团中大部分小提琴手会在初三前拿下十级。

儿子:小提十级,中提无考级。但2007年获北京市中提琴比赛一等奖(此赛不是年年有),当年的两个一等奖,如今都进入了北大。当初因考虑到中提琴竞争尚小(09年北京市资格测试时中提琴人数为29人,10年是22人),所以参赛方向就定在了中提琴上,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小提琴。当时的想法是---主攻两项太累,练习的曲目太多,怕孩子吃不消,毕竟学习任务也很繁重,一旦特长分拿下来了,文化课成绩够不上也是徒劳。而主攻一项应会产生强上强的感觉,毕竟高考拼的是综合实力。

结果儿子在北京市特长生资格测试中(按弦乐大排行)获弦乐第一名。后来据儿子学校乐团(了解内情的)辅导老师讲,评委中有个别老师坦言,以前从没打过这么高的分数,而且马上打听是哪个学校的学生。是的,儿子具备这个水平。儿子曾说如果考不上北大、清华,来年就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搞专业去。

随后的南开之行,也印证了这一点。比赛结束后的回京路上,我儿子原中学乐团团员(此次南开冬令营的服务生)来电话说:评委的原始成绩单上给儿子打的分数巨高,两个98分多、一个99分多。再后来在北大、清华的选拔中儿子也相继折桂。(如果此处的夸奖太多,请阅读者谅解,本人只想留下一些过往的真实印迹。)

儿子去年准备的两首中提琴比赛曲目是:1、《帕格尼尼中提琴大奏鸣曲》;2、《娄山关》。中外名曲各一首,两首均为演奏级。且第一首更是中提琴中的顶级曲目。

视奏:儿子使用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练习教材,2010年冬令营选拔中就有不少视奏乐曲摘自此书。儿子曾告诉我们,他最喜欢的《魔笛》中的`一小段视奏曲,竟神奇般地在人大、北航、北理三所高校的选拔中三次被抽到,用儿子的话说真是撞见鬼了真是一首魔曲。

帕格尼尼中提琴大奏鸣曲》是两年前我为儿子选的,后要求老师教授的。主要考虑1、儿子能驾驭;2、曲子好听;3、有一定难度;4、拉的人较少。

只要是比赛,就得上难度,这是我的基本思路。首先不能输在选曲的起跑线上。众所周知,帕格尼尼的曲子是以高难、快速和炫技见长,一生中只创作这么一首中提琴曲,因为演奏的人少,至今不是很流行。原创的《中提琴大奏鸣曲》是用五根弦来演绎的(特制的五根弦提琴,即包含小提琴,也包含中提琴功能,至今无人能及),后改编成四根弦乐曲。尤其是后面的连续快速变奏,更彰显了演奏者驾驭小提琴的高超技艺。我们选这首曲子的另一个用意就是可以显现小提琴的功力。

提琴界的人士只要一提帕格尼尼,马上会肃然起敬,就算是专业提琴手也以能演奏帕格尼尼的曲目而引以为豪。

中提琴大奏鸣曲的来历(Sonata per la Gran Viola )

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 Paganini,1782-1840年),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伟大的中提琴奏鸣曲」的诞生主要是因为帕格尼尼当时获得一支史特拉底瓦里中提琴后曾考虑转拉中提琴,并请柏辽茲为他谱写一首中提琴乐曲(即哈罗德在意大利Harold in Italy),其实就是一首中提琴协奏曲,但帕格尼尼因不满乐曲中提琴独奏部份太多休止符(技巧不够辉煌)而拒绝演出。

喜好中提琴帕格尼尼,就在当年(1834)自己写了这首音域涵盖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奏鸣曲,曲风极端的炫技,在当时是为了给五条琴弦的大型中提琴演奏,当时传说帕格尼尼在演奏时,先断了一根弦,甚至断到只剩下一根弦,还是可以用他高超的技巧,继续演奏下去。事实上,这种五弦中提琴比一般中提琴多了一条高音E的琴弦,所以从前面算过去四条弦等于是小提琴,而由后面算过来四条弦等于是中提琴,因此,演奏家必须以这种兼具两种乐器音域的大型中提琴,才能演奏帕格尼尼这首高难度的奏鸣曲。

帕格尼尼于1834年完成了一部他本人为大号中提琴和乐队所写的奏鸣曲,并于1834年4月28日由他本人使用了一把特殊的大号中提琴在伦敦首演。这把中提琴完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乐器,帕格尼尼曾在给他的秘书杰尔米的信中提到,他曾向一位意大利提琴制作大师订做一把大号中提琴,以便在伦敦开音乐会时使用。帕格尼尼把它称为大维奥拉,在信中称其为倍维奥拉 。据考,这把中提琴具有相当大的尺寸,约大于430毫米,并拥有5根琴弦,即C、G、D、A、E五根弦,实际上就是把中提琴加上了一根本属于小提琴的E弦。这样的一把琴不仅声音浑厚且可以演奏很宽的音域,其特点充分体现于这部作品之中。即便到了现代,许多中提琴演奏家也只能将这部作品的高音部分降低八度在4根琴弦的中提琴上演奏。这部不朽的力作在当时却没有被充分的肯定,报界对这场音乐会的评论是这样的:大厅里并不满,但听众都是音乐行家。和广大听众一样,评论界对这次演奏态度很含蓄,没有表现出承认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倾向或鼓励帕格尼尼扩大中提琴的演奏能力。也许正因如此,后来帕格尼尼再也没有演奏过这部作品,也再没有拉过中提琴。这场音乐会也就成为了帕格尼尼唯一的一场中提琴独奏音乐会。帕格尼尼去世后,这部作品的手稿由他的儿子阿希拉继承,20世纪初被科隆海耶尔音乐博物馆收藏。1927年又被曼海姆企业家赖特获得。直到1972年,全部资料才由罗马图书馆收藏。这部作品开创了中提琴演奏家演奏极高炫技性作品的先例,同时展现了中提琴丰富的表现力,为后世中提琴家广为流传演奏,最终被命名为《大奏鸣曲》,并被誉为中提琴四大经典之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选曲  选曲词条  特长生  特长生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艺术  艺术词条